新古典经济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649页(2666字)

T·凡勃伦(T.Veblen)1900年第一次用“新古典”一词描述歇尔(A.Marshall)和马歇尔主义经济学(阿斯普罗蒙戈斯,1996),该术语显然看重马歇尔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的继承。

马歇尔在哲学上调和边沁J.Bentham)和黑格尔(Hegel)哲学,在经济学上调和李嘉图(D.Ricardo)和李斯特(List)经济学、历史学派和数理学派(胡寄窗,1988),形成一个庞大的综合体系。该学派最重要的着作是马歇尔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庇古(Pigou)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承上书之绪,发展了马歇尔的福利观;庇古1933年出版的《失业理论》用完全竞争模型在新古典范围内最充分论证了充分就业理论。

此外,瓦尔拉斯(Walras)1874年出版的《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创立了该学派重要组成部分的一般均衡理论体系,帕累托(Pareto)分别于1896~1897和1906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讲义》和《政治经济学教程》,用数学公式推进了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体系。

二战后,着作家们赋予新古典学派更广泛的涵义。

首先是把边际主义归入其中。希克斯(Hicks)和施蒂格勒(Stigler)较早有此看法。至少有两条理由支持这一归纳。一是边际主义核心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和边际分析方法为马歇尔主义所延用;另一个是边际主义代表人物如瓦尔拉斯、杰文士(Jevons)等,他们的经济学分析手段(如数学方法和图表)和经济体系(如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对马歇尔经济学思想的形成和表述是有影响的,虽然马歇尔本人极力否认他本人的理论和方法曾从他们那里吸取营养(惠特克,1996)。

其次是将经济自由、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一派意见的不同学派思想(主要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末)统归于新古典经济学名下。

除上述提到的边际主义者外,还有瑞典学派的威克塞尔(Wicksell)、卡塞尔(Cassel),美国学派的克拉克(Clark)、奈特(Knight)、费雪(Fisher)、科布(Cobb)和道格拉斯(Douglas)等人。最后,随着凯恩斯(Keynes)理论被命名为宏观经济学和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兴起,新古典经济学便以微观经济学新名称出现。

新古典学派的方法论和主要思想有一些共同特点:

(1)方法论个人主义与经济和谐论。

方法论个人主义在斯密(Smith)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经济自由主义方法论前提。边际主义更是从个人享乐出发说明主观效用价值论。马歇尔将这种方法论运用到经济体系的变动和发展,自然得出社会经济渐进而非突变、和谐而非冲突、调整灵活而非僵硬固定的结论,以致他有“自然不能飞跃”的格言,“连续原理”被他用于概括其《经济学原理》的特点。

(2)均衡价格理论。

对于价格的决定,古典经济学关注的是生产或供给的一端,边际主义关注的是消费或需求的一端,马歇尔借用边际分析方法,将供需两者统一起来,形成新古典学派广为遵循、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奉为经典的均衡价格理论。该理论不仅用于商品价格的决定,而且推展到各生产要素的报酬工资、利息和地租的决定,即分配理论。

(3)完全竞争与充分就业模型。完全竞争模型中,依据萨伊(Say)法则,新古典学派认为,在商品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可自动迅速纠正商品供求的失调,不会出现普遍的生产过剩;在劳动市场上,货币工资可以随劳动供求状况上下涨跌,迅速追寻到均衡工资率,持久和全面的失业现象是不会出现的;在资本市场上,利息率由资本的供(储蓄)需(投资)决定,能迅速追寻到资本边际生产力,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的连续市场出清和充分就业能得到持续实现。

在这个高度抽象、交易费用为零、制度中性的无摩擦世界中,只要实行经济自由,市场机制将自动迅速实现最优的社会经济目标,达于帕累托佳境。

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和模型,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距离,有时小些(如大萧条前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时差别颇大(如大萧条时期)。

这证明新古典经济学是有错误的,并在20年代开始受到冲击。垄断的进一步发展、工商业界广告等销售手段的广泛使用,导致20年代关于成本的大辩论。

斯拉法(Sraffa)1926年发表《竞争条件下的收益规律》,琼·罗宾逊(J.Robinson)利用马歇尔式几何图形使上述观点条理和明确化而形成的垄断竞争理论,导致新古典学派的完全竞争模型降格为市场模型之一,虽然也许它仍是最重要和基础性的一种模型。随应大萧条产生的凯恩斯经济学,否定新古典模型前提的真实性。它是从新古典理论中挣扎出来的,在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获得了极大轰动,新古典理论的影响进入低谷。

在新古典综合这一主流凯恩斯学派的教科书中,新古典理论退居经济学大厦之一隅,处于次要地位。

不过,鉴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模型的巨大理论意义及从其理论体系中衍生分化出来的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对其后研究者的广泛深远影响,新古典经济学在经济学说史中的地位是久远的。70年代开始,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逐渐扩大,新古典经济学重受青睐,这正应了凯恩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篇《美国的国际收支》中所说的,新古典经济学的“教导里包含着一些意义重大的永恒真理”。

然而,过分高估而忽略新古典经济学的致命缺陷,也遭到不少西方学者的批评。

参考文献:

阿斯普罗蒙戈斯,1996,载《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

惠特克,1996,《马歇尔,阿弗里德》,载《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

罗志如等,1989,《当代西方经济学说》,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歇尔,1994,《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

宋承先,1994,《现代西方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丁冰主编,1995,《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