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学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665页(2913字)

亦称供应学派。

它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根据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的差异,这一学派又分为二支:一是以拉弗(Laffer,A.)、蒙德尔(Mundell,R.)、万尼斯基(Wanniski,J.)等代表的“极端供给学派”;一是以费尔德斯坦(Feldstein,M.)为代表的“温和供给学派”。

供给学派一直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和政策体系。西方经济学文献中所论述的供给学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多属于“极端供给学派”的看法,故这一分支又被称为“正统供给学派”。

供给学派的一个显着特征是强调经济中的“供给”方面。它是针对凯恩斯学派强调经济运行中“需求”而来的。在“凯恩斯革命”以前,西方经济学界一直信奉“供给可以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Say’s Law),根据这一定律,市场能自动调节供求实现均衡,从而达到充分就业。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打破了这一神话。凯恩斯依据他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分析,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生产过剩的主要原因,不是供给创造需求,而是需求决定供给。单纯依靠市场的自动调节并不能实现充分就业,因此需要国家对经济进行积极主动的干预。他的主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先在美国得到采纳。但是,到70年代,美国经济由于长期实施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经济政策,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经济问题,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经济停滞并开始衰退,凯恩斯主义开始失灵。

供给学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兴起的,它开出的振兴经济的“药方”,就是恢复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主义传统,反对国家干预,恢复供给管理和萨伊定律。供给学派在理论创新方面并无建树,但是它尖锐地指出了凯恩斯经济学的缺陷和美国经济中存在的弊病,引起当时人们的兴趣,从而一度得势。

蒙德尔最早对美国政府奉行凯恩斯主义政策提出批评。1971年在意大利举行的一次经济学研讨会上,蒙德尔针对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问题,提出了紧缩货币来制止通货膨胀,通过大量减税来刺激经济增长以结束经济衰退的政策主张。

蒙德尔的主张引起拉弗和万尼斯基等人的注意,他们进一步研究了减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拉弗提出了着名的“拉弗曲线”,以此解释税率与税收量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税率有一个上限,在达到这个极限时税收量最大,如果再进一步提高税率,税收量不但不增加反而会减少。因为税率过高,必然导致逃税现象增加,人们倾向于用闲暇替代劳动,用消费替代储蓄和投资,或者将生产活动转入地下。这样,由于申报纳税基数下降税收量自然就会减少。反之,在低税率时,人们逃税的少,会自动减少消费而增加储蓄和投资,减少休闲而增加劳动时间以增加收入。这样,纳税基数就扩大,从而使税收量增加。

供给学派的代表性着作是吉尔德(Gilder,G.)1981年出版的《财富与贫困》一书。

吉尔德虽不是供给学派的成员,但这本书从社会学的角度阐述了供给学派的思想,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供给学派关于税收改革和社会福利项目方面的主张。由于该书不是一本标准的经济学着作,所以在经济理论方面也无建树。

概括起来,供给学派的理论观点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1)全盘否定凯恩斯主义,强调恢复萨伊定律。

凯恩斯主义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受到货币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批评。

但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国家干预”这个方面。供给学派则全面地否定凯恩斯主义,特别抓住了“需求决定供给”这个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命题进行了批判。

在供给学派看来,凯恩斯主义根据这一命题制定的就业、投资和储蓄政策,是造成“滞胀”(Stagflation)的根本原因。他们认为,增加需求不一定会导致实际产量增长,而很可能单纯增加货币供给的数量。

这样,通货膨胀就必然发生。

而且,凯恩斯为了刺激需求,反对过多储蓄,忽视了资本积累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导致投资率和劳动生产率下降。

为消除凯恩斯主义政策造成的经济问题,供给学派认为,必须恢复萨伊定律,把注意力集中在供给即生产方面。

(2)提出降低税率的理论假说。

在供给学派看来,政府征税是调节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激励因素,人们在进行增加收入的活动时,特别关心增加的收入必须向政府纳税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即边际税率。因此,供给学派提出关于边际税率的三个理论假说。

假说一,高边际税率会阻碍人们用劳动替代休闲,而低边际税率鼓励人们用劳动替代休闲。

因为在累进所得税制条件下,边际税率随收入的提高而递增。

如果边际税率高,人们就可能少工作或不工作,因为高税率减少了纳税后的收入,从而改变了劳动和闲暇的相对价格。在休闲价格不变的条件下,降低了劳动价格。反之,边际税率低,则相对提高了劳动价格从而鼓励人们多工作。

假说二,税收量不一定和边际税率同方向变化,实际情况可能是反方向变化,如拉弗曲线所显示的那样。

假说三,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降低资本存量;低边际税率则鼓励投资,有利于资本积累。这里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供给学派认为,高边际税率会阻碍人们在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方面的投资,也阻碍在厂房、设备等方面的投资,因为高税率降低了人们纳税后的预期收入。

相反,低税率则鼓励人们增加储蓄和投资,有利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积累。

与上述理论观点相联系,供给学派提出了减税、削减社会福利支出和简化规章制度的政策主张。

80年代,由于当政的美国总统里根采纳了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使供给学派在美国政治、经济、社会中产生较大影响。此后,由于其理论上并无创新和吸引人的特色,其影响逐渐衰减,目前在美国经济学界已没有什么影响力。

参考文献:

胡寄窗,1988,《一八七〇年以来的西方经济学说》,经济科学出版社。

章嘉琳,1987,《供应学派》,经济科学出版社。

万尼斯基,1984,《赋税、收益和‘拉弗曲线’》,载《现代国外经济学文选》第五辑,商务印书馆。

Gilder.G.,1981,Wealth and Poverty,Norton Co.,New York.

Fink,1982,Supply Side Economics,American University Press,Washington,D.C..

上一篇:货币主义 下一篇:理性预期学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