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缺口模型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766页(1728字)

由钱纳里等人(见Chenery and Bruno,1962,)提出的用以说明外援对一国经济发展作用的理论。

其中心论点是,外部融资(贷款和赠与)在补充国内资源以解除储蓄和外汇短缺的困境方面可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这种理论认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存在两种缺口,或是缺乏用以投资的国内储蓄(储蓄缺口),或是缺少用于进口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外汇(外汇缺口)。两缺口模型通常假定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规模不等,而且彼此独立、互不相干,也就是说储蓄与外汇之间不存在可替代性。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任一特定时间上,发展中国家受两缺口中的一个缺口约束或支配。

例如,如果储蓄缺口居支配地位,就表明这个国家的经济正在充分就业状态下运行,而没有利用其全部外汇收入。它有足够的外汇从国外购买追加的资本品,但没有足够的剩余劳动力或其他生产性资源实施追加的投资项目。这些资本品的进口只能使国内资源从其他活动领域退出,转而进入与这些资本品有关的生产活动领域,并有可能造成通货膨胀。70年代阿拉伯石油国家被认为是存在储蓄缺口的典型例子。

由于假定了储蓄与外汇的不可替代性,这种分析未能注意到这样一种可能性:多出来的外汇可以用来购买生产性资源。例如,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曾用过剩的石油美元从非石油出口国输入劳工。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被认为受外汇缺口的约束。这些国家有过剩的生产性资源(主要是劳动力),全部外汇都已被用于进口。

如果用外部资金来进口新的资本品并取得相应的技术援助,国内补充资源的存在就可以使这些国家实施新的投资项目。国外援助因此可以解除发展中国家所面对的外汇约束,提高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率。

托达罗(M.Todaro,1987)在一本流行的发展经济学教科书中,给出了一种简化的两缺口模型的代数形式。

以I表示投资,F表示资本流入量(即进口与出口的差额),s表示国内储蓄率,Y表示国民收入,则储蓄缺口可以写成:

I≤F+sY

如果不发达国家投资的边际进口率为m1,每单位GNP的边际进口倾向为m2,外汇缺口可以表示为:

m1l+m2Y-E≤F

这里E是出口水平,一个外生变量。

如果F、E和Y为事先给出的数值,两个不等式中只能有一个是约束。也就是说,投资以及由投资决定的产量将由两个不等式中的一个约束在较低水平上。

因此可以对各个国家按其所受的约束进行分类,从外援的角度看,增加资本流入在受外汇缺口约束的国家效果要较受储蓄缺口约束的国家更为明显,但这并不是说后者就不需要外援。两缺口模型为确定外援对各个国家的相对重要性及评价各国有效利用外援的能力提供了一种笼统的办法。

这一模型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银行的贷款政策。

然而,对缺口的这种预测是非常机械的,它必须将一些变量,包括进口参数、出口量和净资本流入量视为给定的外生变量。

实际上,出口的增加能够比外援更有效地消除外汇缺口。同样,进口参数的变动也会影响到外汇缺口。

参考文献:

Chentry and Bruno,1962,Development Alternatives in an Open Economy:The Case of Israel,Economic Journal,Mar 1962.

钱纳里和斯特劳特,1984,《国外援助与经济发展》,载《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8辑,商务印书馆。

托达罗,1993,《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