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伯根,扬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907页(3891字)
【生卒】:1903~1994
【介绍】:
荷兰经济学家,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出生于荷兰莱顿。1922~1926年在莱顿大学攻读物理学;1929年获得莱顿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29~1936年及1938~1945年曾两度任职荷兰中央统计局;1936~1938年任日内瓦国际联盟经济周期所研究员;1945~1955年出任荷兰中央计划局局长。1966~1975年担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席。
1931年任阿姆斯特丹大学统计学兼职教师;1933年起任鹿特丹荷兰经济学院(现伊拉斯姆斯大学)经济学兼职教授;1955~1973年后任该校经济学专职教授;1973~1975年任莱顿大学发展计划教授。1930年与挪威学者弗里希等人共同创办经济计量学协会,并于1947年担任协会会长。
1945年起任荷兰科学院院士。1967年获埃拉斯穆斯奖金。
1969年由于其在“发展和应用动态模式于经济过程分析”方面的贡献而与挪威学者弗里希(R.Frisch)分享了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丁伯根主要着作包括:《经济周期理论的统计检验》(“Statistical Testing of BusinessCycle Theories”,1939);《1870~1914年英国的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s in the United Kingdom,1870~1914”,1951); 《经济政策论》(“O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Policy”,1952);《经济政策的集中和分散》(“Co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in Economic Policy”,1954);《国际经济一体化》(“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1954);《经济政策:原理和设计》(“Economic Policy:Principles and Design”,1956);《发展设计》(“The Design of Development”,1958);《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s of Economic Growth”,with H.C.Bos,1962,与博斯合着);《发展计划》(“Development Planning”,1967);《收入分配:分析与政策》(“Income Distribution:Analysis and Policies”,1975);《生产、收入与福利》(“Production,Income and Welfare”,1985);《世界安全与平等》(“World Security and Equity”,1990)等。
丁伯根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贡献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20年代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丁伯根在这一时期的主要贡献就是从事经济计量学的创建工作。一方面,他和弗里希积极开展组织工作,邀请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着名经济学家,于1930年在美国成立了经济计量学协会,并从1933年起定期出版《经济计量学》杂志来推动数量经济研究。
另一方面,努力从事理论和实际相联系的研究,为经济计量学首先是为当代所谓动态经济分析奠定基础和摸索道路。首先,他是最早提出“蛛网理论”(cobweb theorem)的经济学家之一。
该理论试图对一些农产品的价格及产量波动方向和通常供求理论所说的方向相反的现象进行解释。他认为,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在生产规模既定之后,生产过程未完之前,无法中途改变规模以适应需求变化。因此,农产品的现期供给要受上一期需求和价格的影响,而现期的需求和价格也只能影响下一期的产量和供给,把这样的价格产量变动轨迹画在以价格和产量为轴的坐标图上,形如蛛网,所以叫做蛛网理论。其次,是根据历史统计资料,利用数学和数理统计方法对经济理论进行统计检验,这是经济计量学的主要内容。
在30年代中期,国际联盟为了对周期性萧条进行研究,要求奥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哈伯勒(G.Harberler)对当时关于商业循环的各种理论进行考察,后来国际联盟又要求丁伯根把哈伯勒整理出来的各种理论同历史事实进行对比,也就是用可以计量的经济现象进行统计检验。
其结果就是丁伯根于1939年所出版的着作《商业循环理论的统计检验》。该书分为《投资活动的方法与运用》(“A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Investment Activity”)和《美国1919~1932年的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s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919~1932”)两卷。前一卷主要是解释准备在统计检验时采用的方法,它介绍了传统的多元相关分析以及弗里希进行合流分析时所使用的束线图法。
后一卷实质上只是前者的一种特殊应用,它是用上述方法为美国经济建立一个完整的宏观模型来描述1919~1932年的经济周期,一共包括48个方程式,其中很多个方程式包括落后变量,因而具有动态经济分析性质。这本书的贡献在于,最早替美国经济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从而开创了经验宏观经济学这门新兴经济学分支。
第二个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50年代中期。
丁伯根在这一时期的理论贡献主要是把他在荷兰中央计划局的经验和在经济政策的领域内参加讨论的结果提高为系统的经济政策理论,作为规划短期经济政策的基础。
所谓经济政策是指以求得经济福利函数的最大值为目的的某种经济行为。经济福利函数取决于一定数量的目标变量,例如就业量、国民收入、国际收支差额等。
为了使福利函数达到极大,必须采取一些手段。手段就是可以由决策者加以改变的经济元素。
所以,经济政策就是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手段以便达到某种目的,例如,降低税收可以刺激就业,推行社会保险可以改进国民收入的平均分配等。
制定经济政策可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确定经济的实际状况;第二阶段是找出估计的实际状况和理想状况之间的差异;第三阶段是估计各种备选的政策方案的后果;第四阶段是进行选择,即作出决策;第五阶段是执行政策。但是政策的目的可能存在不一致,即一个目的要做到的事可能和别的目的要做到的事不相容,目的和手段也可能不一致,即手段的效果不足以完成目的的要求。
这些都需要决策者加以调整。丁伯根强调应该把一个时期的经济政策看成一个整体,保持目标之间、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协调一致。
第三个时期,是50年代以后。
丁伯根一方面是帮助发展中国家编制经济发展长期计划。
他编制的长期计划模型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分阶段计划”,首先决定计划期所需要的投资和储蓄总量;然后决定各部门和地区的投资数量;最后选定每个部门或地区的具体投资项目。第二类是大型联立方程式体系,是把前一类模型的前两个阶段合而为一,并且把政策工具和投资方案结合在一起。
第三类是“部分投入-产出法”,是直接从投资计划项目开始,而把微观计划简单地加总成为宏观计划。尽管丁伯根的上述计划方法在技术上还比较简单粗糙并且存在着各种困难,但它们均是针对第三世界的落后条件设计的,比较实用。
丁伯根关于发展计划的理论散见于许多书刊文献,但比较集中的则是其主要着作《发展计划》(1967)一书。
丁伯根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国际经济一体化》一书中。该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独立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各国之间经济交往主要包括产品转移和生产要素转移两大类,前一类主要是不同产品通过经常贸易形式的对换转移,后一类主要是资本的转移。
这些转移都会引起国际贸易以及国际收支的平衡和不平衡种种结果。第二部分论述如何使国际经济一体化,即如何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管理,实际上是寻求最优化经济政策的一部分。
经济一体化可以采取较弱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较强的形式,采取何种形式取决于使用工具的集中化程度。
集中化较弱的形式是协商,较强的形式是合作,最强的形式是完全统一。
参考文献:
经济学动态编辑部,1984,《当代外国着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世界经济编辑部编,1985,《荣获诺贝尔奖经济学家》,四川人民出版社。
王宏昌编译,1997,《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讲演集》(1969~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伯纳德·卡茨编,1991,《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传记词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马克·布劳格,1992,《20世纪百名经济学巨匠》,中国经济出版社。
Bent Hansen,1969,Jan Tinbergen:An Appraisal of His Contributions to Economics,Swedish Journal of Economics,vol.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