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保罗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909页(4109字)

【生卒】:1915~

【介绍】:

美国当代经济学家,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里市。1930年考入芝加哥大学经济系,1935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入哈佛大学深造,1936年和1941年先后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940年起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至今。

他也是许多政府机构中的顾问,曾任全国资源计划署、战时生产局、预算局、财政部、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联邦储备委员会、兰德公司等机构的顾问。曾于1941年获哈佛大学戴维·韦尔斯博士论文奖;1947年获美国经济学协会约翰·贝茨·克拉克奖;1970年获伊利诺斯州伊文斯威林大学荣誉奖章;1971年获美国国家科学院艾伯特·爱因斯坦奖等。

1952年任经济计量学协会会长;1961年任美国经济学协会会长;1965~1968年任国际经济协会会长等。由于其以科学研究发展了静态与动态经济理论并因而提高了经济科学的分析水平而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萨缪尔森主要着作包括:《经济分析的基础》(“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alysis”,1947);《经济学》[“Economics”,1948年初版,后与诺德豪斯(Nordhaus)合着修订版];《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Linear Programming and Economic Analysis”,with R.Dorfman and R.M.Solow,与索洛和多夫曼合着,1958);《充分就业:路标与经济稳定》(“Full Employment:Guideposts and Economic Stability”,with A.E Burns,1967,与伯恩斯合着);《保罗·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1~5卷(“The Collected Scientific Papers of Paul A.Samuelson”,5 vols.,1966~1986)等。

萨缪尔森的着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对经济学各个分支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严谨阐述组成的,其中包括宏观经济学、生产理论、资本理论、财政金融分析、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思想史等内容。其中主要理论贡献包括“新古典综合”分析、“显示性偏好”(revealed preference)理论、“乘数与加速数相互作用”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萨缪尔森检验”方法等范畴。可以说,他在提高经济理论的科学水平方面,比当代其他经济学家做出了更多的贡献。

以下分别对萨缪尔森的理论贡献进行考察:

1.新古典综合分析 在凯恩斯主义出现以前,西方流行的经济学说是以歇尔(A.Marshall)为代表的新古典派经济学说。该派学说把充分就业当作必然存在的前提,进而研究市场价格的决定问题。

它认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资本主义是一个可以自行调节的制度,能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并能使消费者得到最大的满足。凯恩斯(J.M.Keynes)在其1936年出版的划时代着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指出,新古典经济学的充分就业的前提不能成立,但国家可以运用经济政策来保证资源的使用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

他同时指出,一旦国家运用经济政策解决了失业问题,传统的新古典学说还是可以适用的。萨缪尔森首次把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二者加以结合,形成了“新古典综合”的理论体系。按照该体系,既然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可以把资本主义稳定于充分就业的水平,那末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资源最有效的使用和消费者最大满足的结论仍然是正确的。

2.比较静态与动态对应分析 萨缪尔森认为,以往的经济理论都具有两个共同之处,即建立均衡状态并研究维持稳定均衡的条件。

所谓均衡状态便是经济函数处于极大值或极小值时的状态,而稳定均衡的条件便是经济变量一旦离开极大值或极小值时能否回到原有均衡状态的条件。所谓比较静态分析系探求外界参数的变化对均衡位置的影响;而动态分析则寻找经济变量从一个均衡点移动到另一个均衡点所经历的途径。萨缪尔森认为,静态分析必须与动态结合起来才能建立可行而有意义的经济理论。据此,他借用物理学中的“对应原则”(correspondence principle)概念来实现二者的结合。

所谓对应原则系指一种新的理论必须能解释旧理论能适用的一切现象,萨缪尔森采用此原则来论证新的动态理论,即在一个模式失去均衡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节即可恢复“旧”静态理论的一些均衡特质。

3.显示性偏好理论 自边际效用论出现以来,效用能否衡量以及应否考虑效用本身等问题一直成为消费者选择理论中的主要争论课题。

最早出现的是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之争,以序数效用取得优势并形成所谓“偏好尺度”之说暂时告终。继而又有人感到以序数效用为基础的偏好尺度仍不能完全排除基数效用,于是提出以边际替代率理论来代替偏好尺度,不必再关注效用本身。

萨缪尔森不同意边际替代率真正能最后解决效用问题。在他看来,边际替代率系建立在无差异曲线基础之上,而无差异曲线从表面看来只考虑序数效用,事实上仍未摆脱基数效用的局限,于是他提出了显示偏好理论,即从市场上消费者的实际选择行为中总结出他们的偏好。

萨缪尔森认为,假设市场上存在着甲、乙两种物品的配合,如果消费者选择甲而不是乙,这并不能证明他真正喜爱甲,因为,还必须把价格考虑在内。由于价格的原因,只有购买甲的费用大于或等于购买乙的费用而消费者又选择甲时才能表示他对甲的真心喜爱。

这种对甲的喜爱即为显示偏好。在这样的假设条件下,萨缪尔森证明,可以根据消费者在市场上的购买行为而得到他的无差异曲线。

4.乘数和加速数的联合分析 凯恩斯在论述投资与国民收入的关系时指出,当投资增长时,国民收入的增长应该数倍于投资的增长,而倍数的大小可以用乘数来表示。然而在西方经济学者看来,投资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尚不限于此。

他们认为,国民收入的增长代表着产量的变化,而产量的变化又反过来导致投资的增长。这种国民收入的变化影响投资的关系被称为加速原理。

由于加速原理的作用,在探求投资的增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时,必须考虑乘数和加速原理的联合作用。

在汉森(A.Hansen)的建议下,萨缪尔森对乘数和加速原理的联合作用做了系统的研究,根据乘数和加速数的各种可能的数值的配合,他得到了投资的扩大可能造成的四种不同情况:(1)国民收入逐渐扩大到预期的数值;(2)国民收入上下波动,逐渐稳定于乘数所预期的数值;(3)国民收入作越来越大的波动,以致无穷;(4)国民收入持续增长,最后按固定比例上升。

此后,乘数与加速结合成为较普遍被利用的分析工具,特别是在对经济周期理论的分析中更如此。

5.“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发展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eckscher-Ohlin Theorem)宣称,国际贸易取决于各自拥有的资源禀赋差异程度,在两国资源相对丰富程度不同的条件下,一国出口的物品应该是在较大的程度上使用该国相对丰富的资源的物品。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正确性取决于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其中主要包括:贸易国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在有效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比例之下,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的关系不变;生产规模改变时收益不变,而生产规模不变时收益递减;在有效的商品的价格比例之下贸易国的消费结构不变。萨缪尔森协助证明了该定理,他证明如果上述四个假设条件成立,那末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在逻辑上成立。

并且,他还对“赫克歇尔一俄林定理”进行进一步的发展,详细地论述多种因素和多种商品的价格的均等化问题,使俄林的分析更加周密化。因此,有人曾将“赫克歇尔-俄林定理”改称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

6.福利检验方法 他在福利经济学方面的观点与帕累托(V.Pareto)基本相同,主要贡献在于他与经济学家伯格森(A.Bergson)一道,以数学方式把个人间的可比效用加总起来以形成社会福利函数。同时,他将帕累托最优化理论加以精密化,提出了所谓的“萨缪尔森检验”方法。

按照该检验方法,要考察一种状况依据社会福利条件是否优越于另一种状况,必须是甲种状况的每一种商品组合的分配与乙种状况的分配相比较时,前者至少能使一个人有利而不对任何人有不利。这一检验方式与帕累托不同之处在于帕累托是从资源配置出发,萨缪尔森则是从商品组合的分配考虑并用“效用可能性曲线”予以明确表述。

参考文献:

经济学动态编辑部,1984,《当代外国着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世界经济编辑部编,1985,《荣获诺贝尔奖经济学家》,四川人民出版社。

王宏昌编译,1997,《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讲演集》(1969~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伯纳德·卡茨编,1991,《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传记词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马克·布劳格,1992,《20世纪百名经济学巨匠》,中国经济出版社。

Assar Lindbeck,1970,Paul Anthony Samuelson’s Contributions to Economics,Swedish Journal of Economics,vol.72(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