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985页(4853字)

【生卒】:1870~1924

【介绍】:

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国际无产阶级和工人运动的领袖,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的创立者,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对人类历史特别是俄国历史产生过巨大作用和具有重大影响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和理论家。

1870年4月22日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887年中学毕业后,进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后因参加学生革命运动而被捕、流放。1890年以校外生资格在彼得堡大学参加法律系课程考试并获甲等毕业证书。

1894年写了《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批判了民粹派的理论观点和政治纲领,提出了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和工农联盟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的主要力量的思想。

1895年秋,创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同年12月被捕入狱。

1897年被流放到东西伯利亚。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899年写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以翔实的材料全面考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再生产和危机的理论,阐明了俄国革命的必然性。1900年流放期满后,秘密抵达彼得堡等地筹办《火星报》,同年7月出国。

1903年7月,出席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由于在建党的组织原则上发生分歧,形成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和以马尔托夫为首的孟什维克派。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列宁于1907年12月再度出国。

1912年1月,列宁在布拉格主持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代表会议,把孟什维克清除出党,使布尔什维克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反对第二国际左派领导人的社会沙文主义立场,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在1915年8月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根据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观点。

1916年写成《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剖析资本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及基本原理,全面分析了帝国主义时代的经济关系,阐述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地位。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于4月初回国,发表了着名的《四月提纲》,提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后又转入地下。

10月,秘密从芬兰回到彼得堡,在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会议上提出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草案。11月6~7日亲自领导了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宣布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并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同年4月,列宁发表了《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第一次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提出要以实现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党的中心工作。

8月,遇刺受重伤。1918年7月~1920年11月,领导苏维埃各族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这期间,由客观形势所迫加之主观认识的原因,实行核心为消灭商品流通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及时领导苏维埃俄国走上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轨道。1921年3月,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列宁提出的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实现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重大转变。在《论粮食税》、《十月革命四周年》和在俄共(布)十一大的政治报告中阐述了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明确指出要根据俄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不能超越现实发展阶段,需要经过“社会主义一系列过渡阶段”,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利用商品货币,必须努力学习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文明成果。

由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从1923年1月~3月,列宁带病口授了好几篇论文和《给代表大会的信》,对苏维埃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无产阶级政党掌权后应该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1924年1月21日,列宁在莫斯科近郊病逝。

列宁的思想和理论是相当丰富和深刻的,这一理论体系被称之为列宁主义。它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各种矛盾在俄国集聚这一历史条件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这一理论体系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全面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这一理论体系包括:关于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的学说;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争取解放的学说;关于工农联盟的思想;关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更高阶段的理论;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帝国主义阵线最薄弱环节首先在一个国家内取得胜利的学说;关于经济落后的无产阶级国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学说。列宁的经济理论,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上述思想和学说的基础。

作为20世纪的一位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历史巨人,列宁的思想和实践,一直是世界上各派政治势力和学术界各种流派关注和论争的焦点,而且分歧颇大。

但不同政治见解、不同世界观、不同意识形态的学者们,多数都承认列宁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分歧主要表现在如何认识和评价其特色方面。有学者认为,列宁主义是20世纪上半叶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是既具有俄国特色、又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黄楠森、曾盛林,1989)。

与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任务是创建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理论不同,在列宁的时代,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已经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尽管当时俄国民主革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但俄国已经成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民主革命一旦完成,将转化为社会主义革命。

这就造成列宁在理论上的特色,即侧重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运用于分析新的世界历史时代和俄国的社会条件与现实斗争,包括理论斗争,并在运用中加以系统化,加以丰富和发展。列宁主义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的马克思主义,即20世纪上半叶的马克思主义。

20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状况有其时代特点,当时帝国主义世界各种矛盾激化,经济、政治存在严重危机。列宁收集了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资料,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帝国主义是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的结论,这一论断是有当时的现实根据的,也为历史发展的实际进程所部分证实。

列宁在世时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帝国主义的灭亡、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并出现席卷欧洲的革命高潮。

列宁去世后,又出现了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法西斯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和东欧、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形势发展改变了大战前的趋势。这是列宁没有预料到的。

战后世界经济、特别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表现了出乎意料的生机,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两种社会制度出现相对稳定、和平共处、日趋缓和,甚至互相借鉴的局面。整个世界的经济政治形势,与列宁在世时和逝世之后的20世纪上半期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示出列宁这一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另外,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的革命运动结合起来,领导了俄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作为这场革命运动的思想反映和理论指导的列宁主义,具有俄国特色是很自然的。

其中它对俄国民主主义(包括民粹主义)的批判与继承;对俄国资本主义的研究,对俄国修正主义思潮的批判;关于俄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思想;俄国社会条件下的建党思想;关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等,都显示出鲜明的俄国特色。但列宁主义又是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

应该实事求是地估计其局限性和普遍意义。

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来看,其哲学思想的普遍意义比其余部分更大些,其局限性比其余部分更小些;政治经济学思想的普遍意义比哲学思想更小些,其局限性比哲学思想更大些;社会主义思想的普遍意义比政治经济学思想又更小些,其局限性比政治经济学思想又更大些。

对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论断的评价,存在着一些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的论断,与资本主义的客观发展趋势并不一致,实际上是世界进入了两种社会制度和平共处的阶段。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从长远看,列宁的论断还是正确的,但不能对它做机械的定论,似乎帝国主义的灭亡已经是指日可待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列宁的论断是根据当时情况做出的,既然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确的态度应是从实际出发,经过研究分析,做出新的结论。

对列宁的过渡时期理论、新经济政策思想、在俄国这样的生产力不发达国家如何建设和实现工业化的思想,以及列宁晚年口授的文件的研究,是近些年研究列宁的热点。因为这些问题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关系密切,而且关系到对现实社会主义认识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也就既热烈又复杂。

这是由于,列宁对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考,在晚年发展很快、变化很大,但因过早逝世,他没有来得及对这些问题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而斯大林在列宁逝世以后中断了列宁在现实社会主义历史定位和模式选择探索方面的正确方向,丢掉了列宁在这方面已取得的可贵成果,形成了影响很深很广的“斯大林模式”,并在相当长时期内被说成完全是符合列宁主义的。因而,在这些问题的讨论中出现分歧是很自然的,而且还会长期存在不同意见的争鸣。有学者认为,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和胜利后不久,对新社会的历史定位还处在游移不定的状态。

但随着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要从依据书本转向依据实践、依据经验的基本思路的明确和坚定,随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列宁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认为:“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列宁,1923)列宁要求放弃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重新回到迂回曲折的道路上来,强调必须善于考虑那些便于由宗法制度、小生产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这以后,列宁就经常强调像俄国这样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同时明确提出学习和汲取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思想,提出了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总和=社会主义的着名公式。

从表面上看,由原来实行的单一计划经济转向把商品经济关系引入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新经济政策”,似乎是一种退却,而实际上却是一种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偏差的校正和体制模式的调整。这表明,列宁这时已经不把当时的苏联看作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已经对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有了新的思考。列宁对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历史定位和模式选择的探索,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他不囿于别人和自己已经得出的认识,不断依据实践进行修正,表现出了伟大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精神。“新经济政策”所体现的还未定型的模式,可以说是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趋向和接近正确历史定位而产生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的雏形。但由于他的过早逝世,他对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和模式选择还没有来得及在理论上以更准确的概念确定下来,也没有来得及在实践上以成型、稳定的制度和体制完全确定下来。但这是一份可以启迪后人的宝贵遗产。

参考文献:

列宁,1972,《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

黄楠森、曾盛林,1989,《列宁传》,河南人民出版社。

刘凤舞,1992,《列宁传》,江苏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恩格斯 下一篇: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