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L综合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心脏病学词典》第542页(968字)
是 Lown-Ganong-Levine 综合征(LownGanong-Levine syndrome)的简称,其特征是:①窦性心律时P-R间期<120毫秒;②QRS波≤100毫秒(有束支阻滞时可增宽);③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史。
1952年,Lown,Ganong和Levine3人发表经典文章首先描述了这种临床-心电图综合征,并认为其解剖基础系连接心房与房室结远端部分或希氏束的旁道。后来,许多学者对此综合征进行了详细的心脏电生理研究,直到本世纪80年代才初步弄清了此综合征的电生理基础和临床意义。其解剖或电生理基础并不如作者当时认为的那样,而是有3种可能:①多数病例系房室结加速传导(见该词条)所致;②极个别病例与房-希氏束旁道有关;③与James所描写的后结间通道有关,此种可能性仍有争议。
电生理证明所谓L-G-L综合征病人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有2种类型:①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正常P-R间期病人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无本质上区别,似乎快通道的传导速度更快,不应期更短;②隐匿性房室旁道作逆传,有加速传导特性的房室结作顺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此机理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频率常甚快,可达240次/min以上。
有房-希氏束旁道的L-G-L综合征病人无室房传导功能,或室房传导功能很差。其原因不清。但这一电生理现象似可解释为什么极少数具有房-希氏束旁道的L-G-L综合征病人不发生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原因(但可发生阵发性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室结加速传导或房-希氏束旁道引起的短P-R间期病人可发生快速心室反应的阵发性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有些病人心室率可超过200次/min,甚至引起心室颤动。
决定心室率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房室结或房-希氏束旁道的前向传导功能不应期。
按照经典定义,仅有短P-R间期而无阵发性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病史者不应称为L-G-L综合征。P-R间期<120毫秒有许多机理,包括房室结旁道、房室结加速传导、解剖学上的小房室结、交感神经张力升高、delta波不明显的预激综合征、某些药物影响及少数正常人。可能具有临床意义但尚未解决的问题是:所有短P-R间期病人是否比无器质性心脏病、P-R间期正常的人群具有更高的阵发性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