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战后周期的特征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当代国际贸易与金融大辞典》第106页(975字)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和周期在表现形态上有不同于战前的一些特点。
主要有:(1)战后发生的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降低,危机持续的时间较短,危机期间工业生产下降的幅度较小。例如美国,在1920-1921年的危机中,工业生产下降了23.1%;在1937-1938年的危机中,工业生产下降了21.9%;而战后至今,美国历次危机工业生产降幅平均为10%,危机持续的时间平均约为1年。(2)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各个阶段的转变出现了新的特点。战前,典型的周期有区别明显、依次转变的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阶段。一些人将周期的这种形态称之为“U”字形。战后情况不同,在60年代以前,周期中萧条阶段不明显,危机到达谷底后随即进入复苏阶段,不再持续低水平的徘徊。一些人将周期变化的这种形态称之为“V”型。萧条阶段不存在或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大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具体发展远比战前复杂,因而使周期中的萧条阶段和复苏阶段难以划分。
(3)周期变化过程中,某些经济指标表现出了不同于战前的反常现象。最突出的是物价。战前的危机阶段,物价都要下跌;萧条阶段,物价停滞于低下水平上;复苏和高涨阶段,物价逐渐上升。战后,由于各国持续的通货膨胀以及垄断组织力图维持高价政策,物价的长期趋势是持续上涨,危机阶段也如此。
利率指标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在战前危机时期,由于信贷关系紧张,利率上升。而在战后的危机时期,利率往往并不上升,有时反而下降。这是因为,战后的经济危机一般并不伴有信贷危机,信贷关系并不很紧张,大垄断组织拥有大量自备资金,并不完全依赖信贷市场。
还因为,各国政府把降低利率作为一种“反衰退”措施,它们在危机期间降低中央银行贴现率,借以压低市场利率,以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库存指标的变化不象战前那样明显。战前,高涨阶段后期库存明显增加,危机阶段的前期库存大量增加,而后逐渐消散,萧条阶段库存水平最低。而战后整个周期过程,库存都无显着增减。这是因为,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发达,宏观控制能力加强;同时,企业能根据对市场前景的预测而把库存数量控制在比较合适的水平。
(4)战后经济危机频繁、周期缩短。战后的经济危机平均5年发生一次,周期平均长度约为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