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105页(1665字)

研究佛教的哲学理论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佛学的组成部分。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其创始人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净饭王之子悉达多·乔答摩。

后世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

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和戒律产生认识分歧,分裂为许多教团,是为部派佛教。公元1世纪左右开始出现大乘佛教(它把以前的佛教称为小乘佛教)。

分为中观派和瑜伽行派。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佛教向古印度境外不断传播,并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成为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性宗教。一般说来,传入中国大部分地区和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以大乘佛教为主,称为北传佛教,其经典主要属汉文系统;传入中国西藏、内蒙古和蒙古、苏联西伯利亚地区的,为北传佛教中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其经典属于藏文系统;传入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以及中国傣族地区的,以小乘为主,称为南传佛教,其经典属于巴利文系统。近年来,欧美一些国家也有佛教流传。佛教哲学是随佛教的产生而出现的。原始佛教的基本理论包括“四谛”、“十二因缘”和“三法印”。

释迦牟尼认为人生现象包括“苦”、“集”、“灭”、“道”四种情况(四谛),“苦”是痛苦的现象,“集”是产生痛苦的原因,“灭”是消灭痛苦的结果,“道”是消灭痛苦的途径。把人生的过程分为十二分(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由“十二因缘”形成“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缘起”说。

在缘起说的基础上,释迦牟尼又提出关于人生的三大命题:“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一切皆苦”,合称为“三法印”。释迦牟尼最关心的是宗教道德实践问题,也就是人生归宿或人生哲学问题。佛教哲学以原始佛教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在人生观、宇宙观、伦理观和认识论等领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佛教哲学派别,使佛教哲学既成为一种思想体系,又成为一套指导日常社会生活的伦理准则。

佛教哲学以佛教哲学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为对象,研究佛教哲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特点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研究内容有:(1)佛教哲学总论。

包括佛教哲学的构成、基本流派及其历史演变(中国佛教哲学史、印度佛教哲学史等)以及佛教哲学着作。

如有的认为,印度佛教哲学,以小乘有部(婆沙)、说经部、大乘的中观学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四大宗的哲学思想最为丰富,它们基本上概括了印度佛教哲学的全体。而印度和中国的大乘佛教,就其哲学思想来说,则可以分为空宗和有宗两大系统或两大基本派别。(2)佛教的基本理论。

包括原始佛教的基本理论(人生观)以及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对这些理论的发展。(3)佛教的世界观。

包括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认识论。

如佛教的宇宙结构论,是佛教对于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整体结构,以及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

佛教哲学有其独特的思维模式。从总体上说,它有三个特点:(1)浑然性。

佛教哲学的结构面貌,表现为人生观、宇宙观、认识论和伦理学四者的密切结合、高度统一、浑然一体的特色。佛教不同派别的哲学着作中,有的比较偏重于上述四者的某一方面,但兼重四者的是多数,彼此的内容相互错综、交参互函。

(2)变异性。佛教哲学在2500多年的演变中,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作用,其他学说的影响和自身的逻辑脉胳,具有鲜明的变异性。如原始佛教讲“无我”说,部派佛教又出现“有我”说,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差异更大。(3)出世性。

佛教否定世间一切现实的原则,否定人类及其所处客观世界的自体和价值的原则,在哲学思想上表现出鲜明的出世性,

。【阅读书目】:

《中国佛教哲学简史》,严北溟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佛教哲学》,方立天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上一篇:宗教人类学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