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107页(2251字)

研究佛教在中国的演变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宗教史学的组成部分。

中国佛教史以中国佛教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佛教在中国初传、滋长、兴盛、衰微的全过程,揭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加深认识东汉以后的中国文化,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哲学史,文学史以及整个历史。研究的范围包括中国东汉以来的佛教思想、佛教宗派的变迁以及佛教家的宗教思想,儒、道、佛三家的斗争融合等。

佛教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

起初只在皇室宫廷的范围内获得信奉,被认为是与流行的黄老之术相差无几的一种学说,都“贵尚无为”、“息心去欲”。西晋时逐渐推及到民间

当时佛教的宗教活动主要是译经,着重翻译的是禅经和般若经,形成了以安世高为代表的小乘禅学,重于宗教修持;以支谶(支娄迦谶)和支谦为代表的大乘般若学(空宗学说),重于教义的研究和宣传。魏晋北朝时期,南北分立、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不安,为佛教的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佛教经典不断被引进中国,翻译成汉文。佛教不但有了独立的寺院经济,还逐渐有了独立的理论。当时印度佛教中大、小乘流派的分歧,也造成了中国僧人思想上的分歧;中国僧人对印度佛教,基本上还处于一种“照搬”的阶段,既看到大乘与小乘之间的分歧,又不能建立起自己的佛教理论体系。到隋唐时期,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发达,文化交流融合,佛教组织随着诸说求同求通的趋势,走向综合,形成若干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诸如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和禅宗,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宋代以后,佛教与儒家道教的关系日益密切。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逐步与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形成中国式的佛教的过程。

到元明清各代,佛教高潮已过,开始走向衰落。在中国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大批宗教家和佛学学者,着名的有安世高、支谶、支谦、道安、慧远、鸠摩罗什、僧肇、朱士行、竺道生、智、玄奘、智伊、弦忍、慧能、神秀等,近代的有彭绍升、章炳麟、梁启超、胡适等等。

东晋后期佛教领袖慧远,隐居江西庐山约30年,聚徒讲学,着有《沙门不敬王者论》、《明报应论》和《三报论》等佛教论文,论证和发挥佛教教义的基本问题——因果报应论和神灭论。经学大师章炳麟(章太炎)(1868-1936)着有《五元论》、《无神论》、《建立宗教论》、《人无我论》、《大乘佛教缘起论》、《大乘起信论辨》等,阐明了他的佛学思想。

中国佛教有汉族地区的大乘佛教(北传佛教)、藏传佛教(喇嘛教)和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南传佛教(小乘佛教)之分。各系佛教中又有许多宗派、宗派中又有许多分支。

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应对其进行比较研究。

同时,佛教有经典、教义、寺院组织、艺术、音乐、舞蹈、建筑等,应开展对中国佛教史籍、佛教寺院、佛教艺术史、佛教翻译史、佛教建筑史等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中国佛教史的研究开始于杨文会(1837-1911)。1897年,杨文会在南京创立金陵刻经处,对佛典的出版和普及作出了贡献,成为中国佛教的“中兴之祖”,在思想上给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炳麟等以巨大的影响。

杨文会的弟子欧阳渐(竟无)建立的“支那内学院”和太虚(1890-1949)建立的武昌佛学院,是当时最有代表性的中国僧侣教育机关。支那内学院分设学院和事科,分别进行佛学的研究和出版整理藏经等工作;在梵、藏、汉文献的比较研究上,对佛教的研究作出了丰硕的成果。梁启超的《佛学之初输入》、《佛教与西域》、《大乘起兴论考证序》等论文,对中国佛教史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胡适在《神会和尚遗集》、《中国禅学史》(《中国禅学之变迁》)等中国禅宗史研究方面打开了新局面。

蒋维乔着《中国佛教史》(四卷本,1929年)、牟贵兰着《中国佛教史略》(1935)、黄忏华着《中国佛教史》(1940)、陈彬和着《中国佛教小史》等着作,对中国佛教史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汤用彤30年代出版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对汉魏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佛教史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翔实的考证。

吕澂的《中国佛教源流略讲》把中国佛学的发展线索大致地作了相当准确的勾画。任继愈主编的《中国佛教史》,力图运用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系统地对佛教学说进行研究和批判。

郭朋的《隋唐佛教》、《宋元佛教》、《明清佛教》对各个时期封建帝王与佛教的关系做了分析。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佛学部分),把历代佛学思想作为中国思想史的一个部分,力图把佛教哲学纳入哲学史两条路线斗争的领域加以考察。

研究中国佛教史,从杨文会到现在,有两种方法。旧的方法比较注重资料,用资料来说明佛教自身的源流,但没有把佛教学说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加以研究,没有把佛教学说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不可能揭示佛教的本质。

新的方法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来研究佛教,力图指出它的社会作用、它的唯心主义实质。这种方法比旧方法先进,但须吸收和包涵旧方法注重资料的合理性。

【阅读书目】: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吕激着,中华书局1979年版;《中国佛教史》,任继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简明中国佛教史》,(日)田茂雄着,郑彭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