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157页(1752字)

研究古代印度推理术的学科。

“因明”一词,是梵文Hetuvidya的意译。因,指推理的依据;明,即通常所说的学术。古印度的“五明”之一(其他四明为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内明),与中国的名学、西方的逻辑齐名。三者在思维形式和规律方面,有许多相通甚至相同之处,又各有其历史背景和民族特色。

研究因明,吸收其中合理成分,可以丰富今天的逻辑学内容,提高人民的思维水平;同时对思想史、哲学史、佛教史、藏学、敦煌学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因明约萌芽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古印度学术文化的繁荣和辩论之风的盛行是密切相关的。各种哲学派别的兴起(如婆罗门六论:正理论、胜论、数论、瑜伽论、弥曼差论、吠檀多论)与辩论术的探索是分不开的,一些着述(如《正理经》)也十分重视论辩的方式方法及论辩的思维形式和推论的规则。《瑜伽师地论》第15卷论列的七因明,是有关论辩的题目、地点、方法以及辩论者应具备的条件等内容。一般认为,因明的系统理论,始于公元前4世纪以后的胜论派(Vaisesika)。

胜论的创始人是迦那陀(Kanada),它的经典是《胜论经》,确立于正理派(Nyaya)。正理的创始人是乔达摩(Gautama,我国古代佛学译着通称“足目”,相传乔氏常以目视足,故称),其经典是《正理经》。

《正理经》分5卷,其中相当多的篇幅是谈逻辑方法和辩论术的。随后,正理论的重要理论家富差耶那为《正理经》作了释注,这就是着名的《正理经注》,为后世各种正理论注释的基础。

到了公元4世纪,因明的发展对佛教的贡献更为显着。

如无着(Asanga)的《瑜伽师地论》第15卷,《显扬圣教论》第11卷,世亲(Vasubandhu)的《如实论》、《论轨》、《论式》等,都是因明学的佳作。

无着和世亲的体系称为古因明。其推论式有五支(即五个部分):宗(论题)、因(理由)、喻(例证)、合(应用)、结(结论)。

6世纪时,法相宗大师陈那又对因明作了创造性的改革,撰写了《因轮抉择论》、《因明正理门论》、《集量论》等40余部因明论着。陈那为新因明的鼻祖。其弟子商羯罗主着《因明入正理论》,至今为研究因明者必读书目。新因明的推论式有三支:宗(论题)、因(理由)、喻(例证)。从7世纪到10世纪,较着名的因明学者有:法称,着有《正理一滴》、《因一滴》、《集量论释补》;寂护,着有《真理要着》;贾纳希里,着有《刹那生灭论》。至此,因明学的体系已基本固定,分为:讨论知识的起源、知识的形式和知识的语言表现三部分(或叫做,感觉〔现量〕、推理〔为自比量〕和推论式〔为他比量〕)。

自公元6世纪起,印度的因明开始在中国传播,包括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两支支流。汉传因明有两次:(1)公元6世纪,由真谛等译《方便心论》、《如实论》、《回净论》为标志,但影响不太大;(2)公元7世纪,由玄奘(600-664)输入,先后译出《因明入正理论》(647)、《因明正理门论》(649)。藏传因明始于八、九世纪,以吉祥积、智军等人译《国轮论》、《正理一滴》等为先导,并且以元末明初的宗喀巴(1357-1419)划分为新、旧两期。藏传因明传播的范围不限于西藏,而是包括甘、青、康、滇、蒙广大地区。

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成为因明在东方的重要基地。7世纪,日本道昭来中国跟玄奘学因明,并在日本创立“南寺传”的因明学派;8世纪,玄昉又将窥基的《因明大疏》等因明着作传到日本,创立“北寺传”的新学派。因明从唐代也在中国盛行一时,并延及宋、明时期,但在清代有所减弱。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研究唯识学的兴起,又有一批学者研究这门学问,并出版了专着。

1982年初,中国逻辑史研究会在北京召开因明座谈会,因明学的研究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1983年,全国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在敦煌召开。

因明虽然产生于印度,但传入中国后,中国学者在消化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已成为东方和中国的宝贵遗产。

【阅读书目】:

《因明入正理论讲解》,吕澄着,中华书局1983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