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地理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1087页(800字)

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类型及其形成因素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行为”,是心理学术语,指以外界的物象为基础的思维产物。对外界的激励反映的信息进行知觉、变换、评价而作出决策所产生的行为,即行为科学所说的“行为”。而人类的行为不仅依靠外界,而且依靠思维、判断。

故行为地理的广义概念包括知觉地理。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机制。本学科的任务是通过研究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所编织成的“人类-环境信息体系”,来探求人类行为与客观世界的和谐一致。主要研究内容有:居民的行为地理研究;企业经理阶层的区位行为研究,这主要指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家对企业区位的选择行为;规划决策人的行为研究;行为地理研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及在特殊环境下人的行为研究。

研究方法有: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人类论的研究方法。前者是说明行为产生的原因及产生的行为模型;后者则是从实际出发,研究特定地方的人类行为的差异。

行为地理学的产生可追溯到20世纪初,较为系统地研究行为地理学的是美国学者C·O·索尔。他在1941年《历史地理学前言》中提出行为地理与知觉地理相关的研究问题。

60年代,美国学者柯勒·奥尔逊和哈维的研究工作,进一步确立了它的学科地位。70年代,“计量革命”的影响使行为地理学进一步深化:在详细分析环境-人-空间行为关系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环境空间行为关系的研究。行为地理学在西方地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

。【阅读书目】:

《感应和行为地理学》,陆传康,《地理知识》1983年第1期;《人文地理学概说·行为地理学的发展和现状》,李旭旦主编,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