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第903页(230字)

弹拨乐器。

战国时已流行于秦地,故称“秦筝”。据《释名·释乐器》说,“施弦高急,筝筝然也”,于是以音响效果命名。以木制长方形音箱为座,面板呈弧形,面上张弦。每弦一柱,称“雁柱”,可以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按五声音阶定弦。

汉、晋以前12弦,唐、宋以后增为13弦。演奏时用右手指弹弦(有指甲拨弦和义甲弹弦之分),左手指捺弦。近年改革制成的筝,增至21弦、25弦,并设有机械变音装置,能转12调。演奏技法也有新的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