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行为科学辞典

中庸之道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行为科学辞典》第57页(587字)

儒家伦理思想。

指人们的行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道德标准。孔子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把“中庸”作为人的行为的最高美德。

礼记·中庸》发挥了孔子的思想,不仅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而且作为人们道德修养和处事行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认为人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的流露须恰到好处,保持“中和”。并提出“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的说法,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

北宋二程说:“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遗书》卷七)“中庸,天下之正理,德合中庸,可谓至矣。”(《程氏经说·论语解》)他所说的“中庸”即人的道德行为完全遵从和符合封建伦理纲常。②希腊文mesotes的意译。亚里士多德用语。

意思是不偏不颇,处于两个极端的中间。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有过度、不及和适中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是恶行的特征,只有适中才是美德的特征,道德的标准。

如勇敢位于怯懦和鲁莽之中间,节制位于纵欲放荡和冷淡无情之中间。因此,勇敢和节制是美德。

他把这一原则运用于社会领域,肯定大贫大富都是不好的,中等财富才是最好的,认为国家应由拥有适度财产的中等阶级来统治。剔除中庸之道的封建糟粕,把握适中的度,对于指导人们的正确行为有积极的意义。

上一篇:中性态度 下一篇:中间性人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