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差别圈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江苏人民出版社《行政管理学简明辞典》第28页(678字)

美国着名管理学者巴纳德(C.I.Barnard)提出的一种管理理论。

巴纳德认为,如果按照命令被接受的难易程度来分类,所有的命令可以分为三类:(1)显然是不可能接受的。(2)可接受可不接受的。(3)毫无问题可以接受的。第三类就属于此处说的“无差别圈”。

具体地说,“无差别圈”就是指管理人员的命令不受部下个人立场的影响而被接受的范围。巴纳德认为“无差别圈”是大还是小,取决于给个人的诱因超过个人的负担或牺牲的程度。

个人对组织的一体感决定于这种程度。这里所谓“负担或牺牲”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做出的贡献,所谓“诱因”是指对组织成员的贡献所支付的代价,如提供工资,进行奖赏,给予晋级等。

对成员个人来说,当诱因和贡献相当或超过贡献时,就产生对组织进行协作的愿望,产生同组织的一体感。当诱因大于贡献时,部下可得到的诱因越多,“无差别圈”就越大,经营者的权限就毫无问题能被部下接受,并立即付诸实行,组织的效率就越高。相反,当诱因小于贡献时,“无差别圈”就小,组织的效率就下降。为了使组织高效率化,就要扩大“无差别圈”。

因此,如何使诱因和贡献保持平衡是管理人员的任务。“无差别圈”的大小,除取决于诱因和贡献是否平衡之外,集团的态度也是一个决定的因素。据巴纳德观察,组织命令被成员个人拒绝,对通过参加组织以获取更多好处的个人来说是个威胁。

因此,大部分组织成员对于维护属于“无差别圈”的一切命令的权限都表示强烈的关心。

正因为集团的共同利益影响个人的态度,所以个人都不把在“无差别圈”内或“无差别圈”附近的权限作为个人问题来对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