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实验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国物资管理辞典》第595页(867字)

本世纪30年代前后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和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关系的研究试验。

全部试验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1)在1924-1927年间,美国科学院曾派调研小组在该厂试验车间照明与工作效率的关系。试验在两组工人之间进行,一组的车间照明作一系列的实验性改善,另一组的车间照明保持不变。令人费解的是:两个组的产量都上升,而且其中一个小组在取消改善照明条件以后,其产量还是增加。(2)1928-1930年间,梅奥率领其实验小组继续进行这项试验,对试验小组增加工间休息和改变休息时间、免费供应茶点、缩短工作日等,观察改善工作条件对生产率的影响。

正如预料,产量增加了,但在以后停止试验条件、恢复以前情况时,产量并没有减少而还是增加。(3)与此同时,梅奥与罗茨利斯伯格(F.J.Roethlisberger)等在数千名工人之间开展广泛的谈话访问活动,以沟通思想,了解工人的情绪和要求,听取他们的处理意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发现这对提高工人的情绪和生产干劲有很大的影响。(4)1930-1932年间,试验计件工资的刺激作用。按照科学管理理论,每个工人会尽自己所能,生产更多的产品以谋求取得更多的工资收入。但是发现工人们按照小组集团主义精神,私下协商确定了一个大家可以接受的定额水平,人人完成定额,但谁也不超过定额。这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对生产有很大的影响。梅奥对霍桑实验的结果作了如下解释:工人参加实验与以前在车间工段工作,有着不同的心理和社会影响。工人们以前地位低下,被当作,受到奴役和压迫,现在被选择参加实验,没有领班的监督和压力,而且受到重视和信赖,增加了荣誉感和责任感,因此,不管工作条件如何改善或是否改善,自发地激起劳动热情,比平日努力,提高了产量。

出现的这种情况,现在习惯上称它为“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霍桑实验表明:工作条件和工资报酬都不是影响生产率的第一位因素,最重要的是企业管理当局与工人之间以及工人相互之间的人群关系。

上一篇:人群关系学说 下一篇:行为科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