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成本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国物资管理辞典》第604页(629字)

亦称“比较利益说”。

19世纪初英国产业革命迅速发展时期,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他认为国际贸易得以进行并使贸易双方都获得利益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生产成本的绝对高低,而是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不同。如葡萄牙生产一单位酒需要80个劳动日,英国需要120个劳动日;葡萄牙生产一单位布需要90个劳动日,英国需要100个劳动日。

葡萄牙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优势,反之英国在酒和布的生产上均处于劣势,但以布的不利程度较小。

如果国际交换比例是一单位酒换一单位布,则英国专门生产布,葡萄牙专门生产酒,英国以一单位布换葡萄牙一单位酒。在保持分工前的商品消费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各消费一单位酒和一单位布,英国和葡萄牙分别少花费20个劳动日和10个劳动日,故两国较分工前都减少了劳动的消耗。若各自投放的劳动与分工前相等,则英国220个劳动日可生产布2.2单位,葡萄牙170个劳动日可生产酒2.125单位,故使用价值数量较分工前增加了。比较成本说的前提条件是国际间资本和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因此才会出现上例中葡萄牙80个劳动日的产品可与英国100个劳动日的产品交换。按照比较利益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贸易各国的利益在于节约社会劳动或增加使用价值的数量。李嘉图的古典贸易理论简化了复杂的经济情况,突出比较成本的差别,对国际分工和贸易做了理论上的说明,一直是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上一篇:绝对利益说 下一篇:相互需求法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