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性
书籍:《资本论》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马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17页(557字)
相对于同一性而言,指事物之间的不同、不等、不相符合、不一致的性质。
差异性是事物之间普遍的、绝对的联系,即任意两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它不仅指不同质事物之间的本质差异,也可以表示同质事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状、数量等方面的差异。
可分内在差异和外在差异。内在差异指本质的、有必然联系的差异。
矛盾就是内在差异的展开。外在差异指非本质的、无必然联系的差异。
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掩盖内在差异。
马克思在第一卷第十四章中用它来特指土壤的差异性,即世界不同地区如热带、温带和寒带的土壤在地理位置、自然肥力(包括气候、环境等要素和表层土壤的化学结构)等方面是不同的。这种土壤的差异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了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并促使人类的需要、劳动能力、工具和方式等趋于多样化。
马克思用它来批判土壤肥力是剩余价值的自然基础的观点。
资本主义生产一旦成为前提,土壤肥力影响剩余劳动量。但不能反过来说,肥沃的土壤最适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长。
“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繁茂的热带,而是温带。”(23·561)剩余价值不是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
另一方面,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也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土壤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