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资本论》辞典

大工业的技术基础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46页(703字)

广泛采用机器和机器体系,系统地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是大工业的技术基础。

大工业企业拥有各种机器组成的“真正的机器体系”(23·416),劳动对象要经过一系列各不相同而又相互补充的工作机的操作才制成产品。劳动过程的各个加工阶段是由科学和实践的经验借助机器来划分的,各工种工人的数量必须同各种机器的比例相适应。

因此,应用机器后的劳动过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以自然力来代替人力”(23·423);(2)“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得出的成规”(23·423);(3)“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现在成了由劳动资料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技术上的必要了”(23·423)。

所以,大工业的技术基础不同于采用手工工具和手工劳动的工场手工业的技术基础。

它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大机器生产,是具有高度劳动分工与广泛协作的社会化生产。

最初,大工业的技术基础是薄弱的,机器是由工场手工业的工人用手工劳动生产出来的。

随着机器的各个组成部分日益复杂,机器体系日益发展,难于加工的材料被应用等等,靠工场手工业工人个人的力量和技巧来制造机器,“到处都碰到人身的限制”(23·420)。大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在技术上同自己的手工业以及工场手工业基础发生冲突”(23·420)。

因此,“必须用机器来生产机器。这样,大工业才建立起与自己相适应的技术基础”(23·421-422)。

产业革命的推进和完成,建立了机器制造业,实现了用机器生产机器,大工业的技术基础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上一篇:大工业 下一篇:《资本论》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