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资本论》辞典

劳动隶属于资本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381页(2921字)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力,是作为商品出卖给资本家的,它们和资本家购买来的生产资料一样,都成为属于资本家所有的生产要素,体现着资本在生产领域中的存在。

因此,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劳动的过程,也就是资本家消费他自己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过程,表现为资本自身的过程。在这里,劳动完全被并入资本,处于受资本支配的地位。这就是劳动隶属于资本。

正是由于劳动已经隶属于资本,作为劳动过程的结果而被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就不言而喻地要归资本家所有,使他们得以无偿占有包含在其中的剩余价值。

劳动对资本的隶属不同于奴隶占有制和封建制社会中存在过的隶属关系。它是从看来似乎自由和平等的买卖(劳动力商品的买卖)关系中产生的,而不是靠超经济的强制来维持的人身依附关系。“在这里,买者只是作为劳动条件的所有者而使卖者在经济上处于从属于自己的地位;这并不是政治的和社会上固定的统治和从属关系。”(49·85)但是,资本家和工人作为买者和卖者的这种自由和平等仅仅是一个假象,工入一经离开劳动市场进入生产领域,就被置于资本家的专制性的管理之下。

而且,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总是不断重新创造出自身的前提即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分离,因而从再生产过程来看,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实际上也是被固定化、永久化了。“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23·629)“工人在把自己出卖给资本家以前就已经属于资本了。工人经济上的隶属地位,是由他的卖身行为的周期更新,雇主的更换和劳动的市场价格的变动造成的,同时又被这些事实所掩盖。

”(23·634)

马克思把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区分为形式上的隶属和实际上的隶属这样两种形式。关于这个问题在《资本论》中讲得较为简单,而在手稿中则有更详细的论述。

所谓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隶属,就是指劳动已经处于资本的直接支配之下,成为受资本剥削,为资本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

马克思说:“劳动过程变成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变成资本自行增殖过程即生产剩余价值过程的手段。劳动过程从属于资本(它是资本本身的过程),资本家作为管理者、指挥者进入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对资本家来说,同时又是直接剥削他人劳动的过程。我把这称为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49·78-79)“劳动过程在形式上从属于资本,即劳动过程被置于资本的控制之下,就在于工人作为工人受资本或资本家的监督,因而受其支配。”(47·100)反过来说,凡是还没有受到资本直接支配和控制的劳动,也就不是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的劳动。

例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讲到各种所谓中间形式(如前资本主义时期受高利贷者和商人剥削的农业与手工业劳动者的劳动,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下依附于大工业的家庭劳动等)时说,“在这些中间形式中,剩余劳动不是用直接强制的办法从生产者那里榨取的,生产者也没有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23·557)

马克思之所以把上述情况称为形式上的隶属,是因为它只涉及到劳动在经济形式方面的规定,也就是仅仅涉及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社会关系,而没有涉及到劳动借以进行的方式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及其给雇佣劳动者的地位所带来的深刻影响。从历史上看,最初隶属于资本的劳动,就是在资本主义以前已经存在的旧的劳动方式下的劳动。用马克思的话说,那是“远在资本关系发生以前就已经发展的劳动方式对资本的从属”(49·81),“是使已有的劳动过程从属于自己”(49·80)。

“在这里,生产方式本身还没有发生什么差别。从工艺上来看,劳动过程完全同以前一样。只不过现在是作为从属于资本的劳动过程罢了。”(49·86)

与此不同,所谓劳动对于资本的实际上的隶属,是指劳动不仅已经成为直接受资本支配和控制的劳动,而且劳动借以进行的方式,换句话说,从技术和工艺这个角度来看的生产方式也已经发生了变化,成为独特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马克思说:“形式上的从属的一般特征是始终存在的,这种一般特征就是劳动过程直接从属于资本,而不管劳动过程在工艺上以什么方式进行。但是在这个基础上,一种在工艺方面和其他方面都是特殊的生产方式,一种在劳动过程的现实性质和现实条件上都发生了变化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起来了。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经产生,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就发生了。”(49·95)

马克思之所以把这种情况称为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隶属,是因为在独特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即在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中,工人不仅失去了独立生产者的地位,而且也不再是以个人独立的操作就能生产出某种产品的劳动者。

他变成了局部工人,终生从事局部操作,只有同手工工场或工厂的整个生产机构发生联系才能生产某种东西。这样,“他通过他的劳动方式本身变成了资本的附属物,因为他的技能只能在一个工厂里,只能作为代表资本的存在与工人相对立的机构的环节才能发挥作用。”“因此,他现在从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受资本的支配,不只是由于他缺少劳动资料,而且是由于他的劳动能力本身,由于他的劳动的性质和方式”(47·319)。这就是说,由于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独特的生产方式的建立,本来已经一无所有的劳动者,现在就连他们的劳动力本身如果不出卖给资本家,不受资本的支配,也不再成其为劳动力了。

这使劳动者沦入更悲惨的境地,表明资本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对工人支配与控制的进一步加强,是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重要发展。

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隶属和实际上的隶属,是分别地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适应的。

“正如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被看作是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的物质表现一样,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也可以被看作是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的物质表现。”(49·84)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样,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隶属也是在劳动对资本的形式的隶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本论》中指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前提;这种生产方式连同它的方法、手段和条件本身,最初是在劳动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的基础上自发地产生和发展的。劳动对资本的这种形式上的隶属,又让位于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隶属。

”(23·557)形式上的隶属让位于实际上的隶属,意思当然不是说后者一经出现,前者就消失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隶属是始终存在的。实际上的隶属中也包含着形式上的隶属。但在存在着形式上的隶属的地方却不一定就有实际上的隶属。

马克思关于劳动隶属于资本这一问题的论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隶属和实际上的隶属这两个概念,是就直接生产过程这一方面对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所做的一个高度的理论概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