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
出处:按学科分类—马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593页(1722字)
由于流通中价值符号(纸币、信用货币)的量超过了商品流通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等现象。
早期的通货膨胀远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出现。每当统治阶级和伪造铸币者将大批重量不足、成色降低的铸币以足值铸币的名义投入流通,就必然造成货币的混乱、贬值和物价上涨。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英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金本位制。由于黄金本身具有价值,既能作为流通手段,又能作为贮藏手段,货币贮藏的蓄水池可以自发地使实际流通的货币量总是同流通领域的饱和程度相适应。
“如果价格跌落或流通速度提高,贮藏货币的蓄水池就吸收从流通中游离出来的那部分货币;如果价格上涨或流通速度降低,贮藏的货币便开放,有一部分就回到流通中去。”(13·126)所以在贵金属充当通货的情况下不会发生流通中货币膨胀的现象。
十九世纪资本主义银行以银行信用为担保,发行一种纸制的信用货币——银行券,它代替贵金属成为流通的货币,从而节约了流通手段。由于银行券可以随时兑换黄金,发行银行券的银行就决不能任意增加流通的银行券的数目。
流通的银行券的数量是按照交易的需要来调节的,它受流通中商品的数量、货币流通的速度和支付方面的节约程度的影响,而且银行券总最要适应于产业周期不同阶段的变动。危机爆发时,支付手段奇缺,资本家纷纷追逐并贮藏银行券,这就需要更多的货币和银行券进入流通领域;而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过剩时,每一张多余的银行券都会回归发行它的银行。因此,危机的“1847年,银行法的暂停执行并没有引起通货膨胀,却足以使贮藏的银行券重见天日,投入流通。”(25·601)可见,以“通货原理”派的理论作根据的英国1844年银行法,规定银行必须为超过定额所发行的银行券保持同等数量的金准备,这种规定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因为这一主张是企图完全按照金属流通的规律来调节银行券的发行。其实,银行券的信用在于保证银行券能随时兑换黄金,由于不是所有的银行券都要同时进行兑现,因此只要有足够的黄金来保证信用不受动摇,通货膨胀就不会出现。
典型的通货膨胀是在纸币作为国家强制通用的不可兑现的价值符号来执行货币职能的条件下发生的。例如,1799-1819年,英国政府因拿破仑战争颁布银行限制法,规定银行券强制流通,并废除银行券兑换金币,结果发生了历时二十多年的通货膨胀。
金因为本身有价值才进入流通,而本身没有价值的纸币却因为流通才有价值。
流通的金量决定于商品的价格,相反,流通的纸票的价值则完全决定于它自身的量。“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23·147)如果纸币的量超过了能够流通的同名的金币量,纸币同金的正确比例就会遭到破坏,纸币就会信用扫地,就会贬值,商品价格就会随之上涨。
国家固然可以把印有任意铸币名称的任意数量的纸票投入流通,可是它的控制同这个机械动作一起结束。价值符号或纸币一经为流通所掌握,就受流通的内在规律的支配。
从而随着价值符号总数的增加,每一符号所代表的金量就按同一比例减少。商品价格的上涨不过是流通过程强制价值符号去等于它们代替流通的金量而产生的反应。
通货膨胀是统治阶级及其政府掠夺劳动人民的一种手段。统治者利用通货膨胀将国民收入作有利于他们利益的重新分配。
为了转嫁战争负担,弥补财政赤字,统治者通过滥发纸币从劳动人民手中攫取一部分财富供他们支配,而劳动者用自己的收入去购买的消费品的量,却因为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而相应减少,劳动人民的实际收入下降了。
在资本主义的通货膨胀过程中,各种价格的上涨速度不同,劳动力的价格上涨得最慢最少,工人名义工资的提高远远落后于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工人阶级是通货膨胀的最大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