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资本论》辞典

种植园主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696页(2290字)

经营经济作物种植业的大农场主。

有两种类型:一是指资本主义大农场主;另有时指自十六世纪欧洲殖民主义者在美洲、非洲和东南亚等地采用奴隶劳动种植经济作物的大种植园主。

《资本论》中论述最多的,是指美国在殖民地时期,特别是十九世纪上半期南部诸州的奴隶制大种植园主。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占领了北美大西洋沿岸的广大地区,先后建立了十三个殖民地(即美国独立时的十三州)。其中南部殖民地(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马里兰、乔治亚等五州)是由英国国王特许的贵族或富商组织的大公司经营的。他们最初试图在夺得的大片土地上建立封建领地制度,但移民们为了摆脱封建剥削纷纷迁居他处,去开发那些无主土地,使这种尝试遭到失败。他们便转而采用奴隶制。

起初,白人契约奴是奴隶的主要来源。许多欧洲移民因缺少来美旅费,自愿卖身为奴,成为“自愿契约人”,期限5-7年;或因债务或“罪行”被判处劳役,成为“强制契约人”,期限7-10年。

后来,大批非洲黑奴被运到美洲大陆。买一个身强力壮的黑奴只需18-30英镑,比用契约奴廉价得多。因而白人契约奴逐渐被黑奴代替。南部平原辽阔,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适宜强制奴隶进行大规模粗放经营。

以奴隶制为基础的大种植园便成为南部的主要经济形式。这里主要种植烟草、大米和蓝靛,烟草和蓝靛主要是出售给英国,再由英国购入各种工业必需品。马克思深刻地分析了这种经济的性质,指出在这种种植园中,“一开始就是为了做买卖,为了世界市场而生产,这里存在着资本主义生产,虽然这只是形式上的,因为黑人奴隶制排除了自由雇佣劳动,即排除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本身。但是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把自己的经济建立在黑人奴隶劳动上的资本家。

他们采用的生产方式不是从奴隶制产生的,而是接种在奴隶制上面的。”(26Ⅱ·339-340)可见,这些大种植园主就其经济关系的基础来看,是十足的奴隶主;但就其为市场而生产,为了获取利润这种剥削形式来看,他们是把自己的经济建立在奴隶劳动上的资本家。

所以,这种剥削既具有奴隶制的野蛮性,又具有资本主义剥削的无限性。直接劳动者被看成奴隶主的财产,奴隶们在监工的皮鞭下劳动。

契约奴的劳动时间完全由主人随意规定。

逃跑抓回的契约奴不仅要遭到毒打,还要被延长服役期2-3倍。对黑奴更可任意处罚、拷打,甚至杀死。奴隶主可以随意奸污女奴。

黑奴不仅终生为奴,连其子女也是主人的奴隶。

至十八世纪末,由于烟草种植使大批土地肥力衰竭,以及大批奴隶逃亡等原因,使南方奴隶制种植园一度陷入困境。但由于十八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和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北部工业革命使棉纺织业兴起,世界市场棉花需要量大增,棉价上升,使美国独立后未被废除的奴隶制度在十九世纪上半期得到变本加厉的恢复与发展。马克思指出:“在美国南部各州,当生产的目的主要是直接满足本地需要时,黑人劳动还带有一种温和的家长制的性质。但是随着棉花出口变成这些州的切身利益,黑人所从事的有时只要七年就把生命耗尽的过度劳动,就成为事事都要加以盘算的那个制度的一个因素。”(23·264)植棉黑奴因繁重劳动和生活条件恶化而更加不堪忍受。

他们每天劳动达15-18小时。有的地区实行包工制,对完不成一天劳动量的奴隶,就施以毒打。

奴隶主雇用监工其工资的唯一标准,就看他能用皮鞭督促黑奴收获多少棉花。一个奴隶一年的生活费用估计只有20-30美元,远远低于监狱中的犯人或北方贫民院收养的贫民的生活费用。为了对付黑奴的反抗和逃亡,各州都制定了《奴隶法典》。规定对奴隶可施以剁耳、“黑人老凳”、火刑、绞杀、肢解等各种酷刑。

棉花种植很快地使地力耗尽,植棉区就不断地向西南部扩张,这正是“联邦各蓄奴州的生存规律”(15·353)。新植棉区的扩展和棉价上涨,引起非洲输入的黑奴价格飞涨,于是原来的老植棉区兴起了蓄养和贩运黑奴的罪恶行当。一些大奴隶主为了加快奴隶“繁殖”,甚至强迫未成年的女奴与男子“交配”;出卖奴隶时故意拆散他们的家庭,因为单身的成年或童年奴隶可以卖得更高的价钱。象狩猎一样地绑架和盗窃黑人,再用皮鞭和镣铐驱赶到南方去卖,成了一些大公司的一项重要经营。这就是《资本论》中多次提到的各蓄奴州的蓄奴制度和罪恶的人肉买卖。

1850年以后,奴隶制种植园经济最终陷入危机。

因为地力衰竭使可植棉的地区日减。这种野蛮落后的剥削方式限制了自身生产力的发展。

奴隶的怠工和反抗使生产效率低下,而生产费用却不断上涨(因为奴隶死亡、逃亡、奴隶价格上涨等)。种植园主奢华的生活方式又限制了资本积累,而且积累本身也只是增加奴隶和土地的数量,因为奴隶劳动本身就排斥新技术的采用。

总之,这种奴隶制经济严重地限制了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此同时,南方大种植园主同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及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结果使这种经济最终在1861一1865年的内战中宣告灭亡。

《资本论》多次指出,奴隶制种植园经济是欧洲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重要基础。马克思早就明确写道:“同机器、信用等等一样,直接奴隶制是资产阶级工业的基础。没有奴隶制就没有棉花;没有棉花现代工业就不可设想。

奴隶制使殖民地具有价值,殖民地产生了世界贸易,世界贸易是大工业的必备条件。

可见,奴隶制是一个极重要的经济范畴。”(4·145)

上一篇:种姓制度 下一篇:《资本论》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