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资本论》辞典

拉瓦锡,安都昂·罗朗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888页(993字)

【生卒】:1743—1794

【介绍】:

法国卓越的化学家,曾学过天文学、数学、植物学、矿物学及地质学等学科。

1772年开始研究硫、磷及金属的燃烧问题。后来,他批驳了不正确的燃素说,创立了氧化燃烧说,成为近代化学的建立者。

十八世纪,在化学理论中,处于支配地位的是错误的燃素说。这种理论认为,一切燃烧的本质都在于从燃烧物体中分离出一种假想的、神秘的物体,即称为燃素的绝对燃烧质。

到了1774年,英国的化学家普利斯特列在实验中析出一种不含燃素的气体,但由于他受既有的燃素说范畴所束缚,不知道这种气体就是氧气,而把它叫作“无燃素气体”。过了不久,瑞典的化学家舍勒也析出了这种气体,但同样不知它是氧气,而把它叫做“火气”。拉瓦锡根据普利斯特列发现的新事实,运用实验、分析的方法和物质不灭的原理,证明磷在空气中燃烧后,其重量会增大,空气的体积会缩小。但是,把锡放在真空的密闭容器中加热,其重量却不会改变。这样,他就发现了在空气中有一种助燃的气体,这种气体既不是无燃素气体,也不是火气,而是氧气。他在这种实验和其他研究的基础上,于1789年写成了一本新体系的《化学基本教程》,推翻了错误的燃素说,正确指出了燃烧时并不是神秘的燃素从燃烧物体中分离出来,而是氧气与燃烧物体的化合,从而创立了氧化燃烧说,引起了化学的革命,“这样,他才使过去在燃素说形式上倒立着的全部化学正立过来了。”(24·21)

恩格斯在第二卷序言中引用这个化学史上的例证,说明了“在剩余价值理论方面,马克思与他的前人的关系,正如拉瓦锡与普利斯特列和舍勒的关系一样。”(24·21)虽然普利斯特列和舍勒在实际上已经析出了氧气,但不知它究竟是什么,因此,真正发现氧气,使化学发生革命的应是拉瓦锡。

在马克思以前很久,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我们现在称为剩余价值的那部分产品价值的存在,但不能正确地说明它。只有马克思创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使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阐明剩余价值的起源及其本质,建立起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使全部经济学发生革命,并且把理解全部资本主义生产的钥匙交给那个知道怎样使用它的人。”(24·2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