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因素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企业管理学大辞典》第95页(958字)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其1966年出版的《工作与人性》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双因素是指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赫茨伯格是和他在匹兹堡心理研究所的同事们,通过一项研究得出这一理论的。这项研究旨在验证人类有两类需求的概念:(1)人类作为动物的需求,即避免身体上的痛苦与清苦生活;(2)人类作为人的需求,即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

为此,他们访问了匹兹堡地区的11个工商事业机构的200多名工程师和会计师,请受访人员列举工作中使他们满意的因素及使他们不满意的因素。调查结果发现,受访人员觉得未能满意的因素多与他们的工作环境有关;而他们觉得满意的因素则一般多属工作本身。

赫茨伯格将企业中影响人的工作的因素分为满意因素和不满意因素两大类。满意因素即可以使人得到很大的激励和对工作的满足的因素,即激励因素;不满意因素指的是如果缺少它容易产生意见和消极的因素,即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虽然本身并无激励作用,但可以防止人们产生消极情绪,也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

赫茨伯格归纳出十个保健因素和六个激励因素。十个保健因素是:(1)公司的政策与行政管理;(2)技术监督系统;(3)与上级之间的人事关系;(4)与同事之间的人事关系;(5)与下属之间的人事关系;(6)薪金水平;(7)工作环境与条件;(8)个人的生活;(9)职务与地位;(10)工作上的安全感。六个激励因素是:(1)工作上的成就感;(2)工作上得到承认和赞赏;(3)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和兴趣;(4)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5)工作的发展前途;(6)个人成长和晋升的机会。赫茨伯格经过反复调查,发现保健因素都是属于工作环境与福利方面的,缺乏保健因素会使人产生很大的不满足感,如果改善这些情况,就能消除不满情绪,能使人们维持原有的工作效率,但不能激励个人有更好的工作表现。而激励因素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方面的因素,是适合个人成长的因素,激励因素得到满足,就能产生巨大的满足感和激励作用。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相通的。马斯洛理论中的较低层次的需要与赫茨伯格的保健因素类似,而马斯洛理论中的较高层次的需要与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很相近。

上一篇:需求层次理论 下一篇:公平理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