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金融经济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53页(1056字)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英美一些经济学家发起比较经济学研究的国际合作,戈德史密斯于1969年出版了《金融结构与发展》一书,在对几十个国家金融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这一学科的基本内涵和研究方法,创建了衡量一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数量指标“金融相关率”,描述了各国金融发展中带有规律性的趋势,奠定了比较金融学的框架。

为了进行国际比较,戈德史密斯认为应该首先区分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一国的金融结构是指该国现存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总和,表现为各种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的性质,经营方式及相对规模,金融中介的分支机构,活动的集中程度以及金融工具总额及其占国民生产总值、资本形成总额、储蓄总额的比重等。金融发展指的则是金融结构的变化。金融比较研究的主要兴趣所在乃是各国之间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存在的实际差异。

比较金融结构的主要指标有:金融资产总额占物质资产总额的比重;金融资产与负债在各种金融机构间的分布;金融资产与负债在各种金融机构与非金融组织间的分布;金融机构发行、持有的金融工具总额;各经济部门拥有的金融资产与负债的总额。在进行金融比较时,他主张从下述11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决定一国金融结构基础的金融相关率;金融工具的构成与分布;金融工具的效能和对经济的渗透力;各种金融机构的比重;对金融机构活动能力的评估;对金融工具种类及各部门金融资产存量的矩阵分析;对金融存量和流量的分析和对资金来源的分析。

显然,比较金融学的分析方法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宏观分析金融活动对各种经济总量的影响,其二是数量分析,并把它高度概括为金融相关率一个指标。戈德史密斯特别强调从不同角度、背景和前提下计算和观察金融相关率,对横向或纵向金融比较都具有重要意义。依此,戈德史密斯归纳出3种金融结构:其一是金融相关率较低(0.2~0.5),商业银行在金融结构中占主要地位;其二与前者相仿,但政府的作用加强,股份公司出现,金融中介率较高;其三是金融相关率较高(约为1),金融机构多样化,银行体系作用下降,其他金融机构与资金大幅度上升,甚至超过前者。总地看,金融相关率有上升的趋势,但达到一定限度后又将趋于稳定,且欠发达国金融相关率比发达国要低。通过比较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主动的作用,外国银行的引进和金融技术的转让对一国金融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与农业、商业、特别是工业技术的转让相比,金融技术的转让成本低,效果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