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分工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271页(1762字)

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是社会分工的高级形式,是社会分工超出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它不仅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而且也是世界经济全部发展过程的基础。随着国际分工和国际商品交换的发展,各国的孤立性和闭关自守状态日益被打破,各国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加深,从而形成了世界经济。国际分工的发生和发展有其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其中,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资源、国土面积和地理位置的不同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科学技术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内市场的大小、人口的多寡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等。

国际分工是以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因而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15世纪末叶至16世纪上半叶的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殖民地的开拓,大大扩大了销售市场,促进了手工业生产向工场手工业生产的过渡,使工业品产量迅速增加。与此同时,西欧殖民主义者用暴力手段和超经济的强制手段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掠夺,在那里开矿山,建立甘蔗、印度兰、烟草等种植园,推行以奴隶劳动为基础、以世界为市场的农场制度。

这样,就形成了以宗主国生产工业品和殖民地生产农产品为特点的早期国际分工。当时,由西非提供奴隶劳动力,由西印度群岛生产并出口蔗糖和烟草,由英国生产并出口毛织品、铁器、铜器、枪炮等工业品的盛行一时的“三角贸易”,就是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国际分工的典型表现形式。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产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使工业与农业部门间的分工越来越超出民族经济的狭窄范围。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迫切需要到海外去寻求原料和粮食来源地以及商品销售市场。另一方面,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也加强了各大洲间、各地区间的联系。这就使大工业日益脱离本国的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

19世纪7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是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阶段。

首先,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科技革命的推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量成倍增长。而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长,加上交通运输的革命、电报和海底电缆的敷设,以及苏伊士运河和巴拿运河的建成,都是这一时期促进国际分工体系形成的重要因素。

其次,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使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而占据统治地位,从而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日益加深。此外,在这一时期中,国际金本位制的建立,世界多边贸易的发展,世界多边支付体系的建立,以及世界货币的形成,也对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进一步向纵深和广阔方面发展。

在这一时期,19世纪所形成的以制成品生产国与原料、食品生产国间的分工为主导形式的国际分工,已逐渐被以各个工业部门内部的分工为主导形式的世界分工所取代,它具有如下新特点:(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迅速发展,因而出现了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得更快的情况。(2)部门内部的分工有逐步加强的趋向;而且部门内部的分工越来越多地跨越国界,形成国际间的部门内部分工。在国际贸易中表现为发达国家之间中间产品贸易的增长,以及它们既进口又出口某些同类产品。

(3)战后,由于某些工业品的生产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某些初级产品的生产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因而削弱了传统的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并使这两类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得到发展。这一特点在国际贸易中的表现是:发展中国家的简单加工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零、部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增长,以及发达国家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或零、部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增长。总之,在战后,传统的国际分工形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过去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分工虽仍存在,但已大大削弱,并日益为以世界工业分工为主导形式的国际分工所取代。

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技术、工艺为基础的分工;各产业部门间的分工发展为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垂直型的分工过渡到水平型的分工;由市场自发力量所调节的各部门、各企业间的分工,过渡到由跨国公司所协调的企业内部的分工(当然,各跨国公司之间的分工仍由市场力量调节)。所有这些都促进国际分工进入了世界分工的阶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