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悲观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392页(582字)

西方学术界的一种思潮和流派,又称生态悲观主义或未来悲观派。

它从抽象的人道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立场出发,相当尖锐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病,并将一切灾难的根源归之于科学技术及其应用。因而对科学技术的发展采取消极态度,对社会危机忧心忡忡,表示无能为力,对未来失去信心。

主要有以下几派观点:(1)“零增长”模式,认为退回到“前技术文明”时代已不可能,但为了防止人类和社会未来的灭亡,应当暂时停止技术和生产的发展,以便考虑下一步怎么办。

这是当代技术悲观派中的主流,以美国的D.L.米多斯的报告《增长的极限》(1972年)为代表;(2)技术宿命论,以美国社会哲学家L.芒福德为代表。

把社会看成一个巨大的机器,凌驾于个人之上,这个社会机器按照技术的绝对命令,控制着人的意识和社会行为,人类为了活下去,只有盲目地接受技术的支配。(3)技术统治论,代表人物为美国的J.K.加尔布雷思与法国的R.C.F.阿隆。

这一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随着技术进步逐渐被改造为“技术统治社会”,技术专家和经理将取代资本家和政治家,把全部经济、政治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并且用悄悄的“经理革命”,来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革命。他们还认为,决定经济社会面貌的是技术和生产组织的要求,而不是“意识形态”的符号,在技术进步过程中,政治结构会和平地发生“革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