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12页(1538字)

简称《国富论》,是A.斯密的代表作,也是政治经济学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着作。

它汇集和大大发展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经济思想的优秀成果,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使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克思说:“在亚·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版,第181页。

)

1762~1763年间,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讲授的政治经济学(当时包括在政治学内)已为《国富论》提供了一个雏形;1764年夏,当他去欧洲大陆旅行不久,即开始了《国富论》的写作;1766年由大陆回国后,又继续潜心钻研,于1773年写成初稿;再经过3年的修改、补充,终于1776年3月9日问世。

《国富论》从构思到出版,前后共经过14年。斯密在世时一共出了5版,每次重版都有重要的增改。

初版问世后,很快被相继译成德语(1776~1778)、法语(1779~1780)、丹麦语(1779~1780)和意大利语(1780)。目前,世界已有十几种外语译本。

中国,最早由严复在1902年以《原富》书名翻译出版;1931年,郭大力、王亚南予以重译,1965年又予以校改成为目前通行的《国富论》译本。

《国富论》主要是研究如何使资本主义财富获得增长的问题,这是由英国当时正处于由工场手工业开始向大机器工业过渡时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全书除序言外,共分5篇32章。序言指出,国民财富增长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生产率提高,二是生产劳动对非生产劳动的比例增大。

第1篇研究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认为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进而论述了分工、交换、货币、价值和价格,以及工资、利润和地租等,亦即研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领域中最重要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等问题。斯密力图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最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2篇研究资本,认为资本积累是增加生产劳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前提,资本的合理使用也是增进财富的重要原因。第3、4两篇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和途径,分别论述了经济政策和经济学说对国民财富增长的影响,着重反对封建制度和重商主义学说。

第5篇研究国家财政对增进国民财富的作用问题,指出政府为履行其职能所需费用应由受益者负担,并提出4项赋税原则,以有利于国民财富的增长。

《国富论》研究的出发点是抽象的人的本性,实即资产阶级利己主义。

全书贯穿着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让资产阶级自由地追求个人利益的经济自由主义这一重要思想,认为只有实行经济自由主义才符合“自然秩序”的要求,从而能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斯密的这种自由放任思想是符合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的发展要求的。

《国富论》的研究方法,克服了重商主义停滞于经济表面现象研究的缺陷,从流通领域深入到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内部联系进行分析,因而作出了许多符合实际的科学贡献;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偏见和历史的局限,以及方法论上的二重性,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庸俗成分,尽管这并不占据主流。它的科学贡献为D.李嘉图所继承和发展,而后更为马克思所批判地继承而成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来源;它的庸俗成分则为萨伊(Jean-Baptiste Say)、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所利用和发挥,建立起庸俗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直到今天,《国富论》对资产阶级经济学仍有重要影响。

上一篇:劳动价值论 下一篇:斯密的价值学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