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图学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21页(1239字)

指19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自称维护李嘉图学说体系而实际败坏了该体系的一个学派,其主要代表者有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1773~1836),约翰·麦克库洛赫(John Ramsay McCulloch,1789~1864)以及托斯·德·昆西(Thomas De Quincey,1785~1859)。

李嘉图学说体系的基础是劳动价值原理,由于李嘉图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局限性,以及在理论上未能对劳动和劳动力作出区分,又将价值和生产价格混为一谈,所以他不能以其劳动价值原理对劳动与资本之间的交换作出解释,也不能解决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与价值规律之间的表面矛盾。马尔萨斯和贝利等人抓住这些矛盾,力图推翻李嘉图劳动价值原理。

詹姆斯·穆勒等人力图解决这些矛盾,维护李嘉图学说体系,但他们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不过是从字面上坚持劳动价值论的说法,甚至用诡辩办法排除掉上述矛盾,结果反而把他们自称维护的原理糟蹋了,从而导致了李嘉图学派的解体。

为了解决劳动与资本的交换同价值规律的矛盾,詹姆斯·穆勒硬把劳动与资本的交换说成普通商品之间的交换,声称工人是尚未生产出来的将归属于他的那部分产品的所有者,而工资则是资本家为购买这部分产品预先的垫付(《政治经济学要义》,Elements of Political Economy,1821)。

这种解释表面上坚持了劳动与资本之间的交换遵循等价交换法则的说法,但却否定了通过这种交换资本家必获利润这一客观事实。麦克库洛赫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把价值分为真实价值和相对价值,声称这二者在理论上应一致,但实际交换中往往不一致,差额即是利润(《政治经济学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1830)。这种说法表面承认利润的存在,但实际上把利润归因于不等价的交换,同样离开了劳动价值原理。

为了解决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与价值规律的矛盾,詹姆斯·穆勒宣称,创造价值的劳动不仅包括活劳动,而且包括“积累劳动”即物化劳动。麦克库洛赫则进一步宣称,不仅“积累劳动”创造价值,而且一切凡能引起人们所希望的结果的“作用”或操作,甚至动物和自然力的“作用”或操作,都属于创造价值的“劳动”之列。他们以此来解释窖藏葡萄酒比新酒的价格昂贵这个众所周知又为反对论者抓住不放的事实。这种解释败坏了“劳动”这个概念本身,破坏了李嘉图原本含有科学因素的劳动价值原理。

李嘉图学派的解体生动地表明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无力克服自身的矛盾,这是其资产阶级世界观局限性所造成的。

马克思的经济学终于克服了这些理论上的矛盾,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并对李嘉图学派的解体作出了理论上的清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