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竞争经济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34页(1227字)
西方经济学界一般把垄断竞争经济学的产生主要归于琼·罗宾逊(J.Robinson)和爱德华·张伯伦(E.Chamberlin)的开创性贡献。
但是,实际上马歇尔(A.Marshall)、阿林·A·杨(Allyn A.Young)、斯拉法(P.Sraffa)对此都有所贡献。
琼·罗宾逊和爱德华·张伯伦几乎同时而又独立地提出了垄断竞争经济学说,对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的传统经济学说作出了重大的延伸、补充和修改。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既不是纯粹竞争,也不是纯粹垄断,而是垄断竞争或者说不完全竞争。
垄断竞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差别。
他们都认为,竞争机制不仅仅通过价格,更重要的是通过厂商(或产品)进入竞争来进行的。自由进入是在完全均衡中消除所有纯利润的一个充分条件。
斯拉法曾经于1926年在《经济学杂志》第36期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竞争条件下的收益定律》,对于马歇尔的理论提出了含蓄的批评。他认为,竞争性均衡所必需的边际成本递增的条件,并不存在于许多“马歇尔垄断”之外的厂商当中。
因此,不能只用一类共同的模型去描述厂商的行为。
琼·罗宾逊夫人在1933年出版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一书中提出了用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等概念来考察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价格与产量的决定。这一分析方法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的基础。罗宾逊夫人的分析有许多精确的特性。
她区分了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应用了劳动市场歧视待遇理论,但是却没有调整机制。而张伯伦的“垄断竞争”似乎是更持久的模型。张伯伦也是在1933年出版的《垄断竞争理论》中对于产品差别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提出了“生产群”的概念,论述了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价格与产量的均衡决定。张伯伦在模型中包括了产品选择和广告,还着重考察了寡头市场的厂商行为,在古诺(A.Cournot)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关于寡头厂商的相互需求模型。
这一模型说明,寡头竞争有可能产生与垄断条件下相同的结果。即当寡头厂商面对相同的需求曲线并具有相同的成本状况时,即使不存在任何勾结或口头协议,寡头厂商也会按照垄断水平,确定一致的价格以使各自的利润达到最大,同时也实现了其最大的共同利润。
毫无疑问,罗宾逊夫人和张伯伦共同开创的垄断竞争(不完全竞争)理论,大大扩展和深入研究了厂商理论,并为该领域后来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只不过在相对一段时间内,这一理论并未引起经济理论界的重视。
不过,最近若干年来,垄断竞争理论已经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并且出现了以兰开斯特(Lancaster)和戈尔曼(Gorman)的文章为依据,为阿奇博尔德(G.C.Archibald)、伊顿(B.C.Eaton)和利普西(Lipsey)所发展的新的“商品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