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最优配置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107页(837字)
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理想状态。
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但是,严格地讲,对于什么是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一问题的回答,并不是绝对的,它依赖于人们关于“最优”这一概念的看法,或者说依赖于人们所使用的价值判断。
西方经济学所说的资源最优配置,是以帕累托最优状态为标准的,即如果不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使至少有一人受益而同时又不使其他任何人受到损害,那么就可以说已经达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
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大致上可以归纳为三点:①任何两种产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均相等;②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在使用这些生产要素的各种场合均相等;③任何两种产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等于这两种产品的消费的边际替代率。在一定的条件下,完全竞争的市场均衡可以达到这样的资源最优配置状态。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根据帕累托标准建立的资源最优配置概念,局限性很大。
为此,他们提出了潜在的帕累托准则。假定对资源的一种重新配置总会使一部分社会成员受益而使另一部分社会成员受损,受益者的所得与受损者的所失之差代表了净社会福利的变化。
按照潜在的帕累托准则,只有在无法再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使社会福利得到净增加时,才可以说是达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
按照帕累托标准或潜在帕累托标准提出的资源最优配置概念,由于没有考虑收入分配问题而被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是不充分的。但是,什么样的收入分配才算好呢?事实上社会中每个人的观点未必会相同。这样,对资源最优配置就很可能会存在不同的理解。
考虑到这些情况,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应该通过建立社会福利函数,来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在社会福利函数中,社会福利被表示为影响它的各种因素的函数,当社会福利函数取得最大时,就是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