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404页(1295字)

一种关于发展中国家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模式。

刘易斯(A.Lewis)于1954年和1958年提出“无限剩余劳动供给”的模式,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以土着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很低、劳动收入仅足糊口的传统农业部门,另一个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较高、工资水平较高的城市工业部门。在农业部门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其表现是这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负数,这部分劳动力形式上在劳动,实际上处于“伪装失业”的状态。

而在工业部门中,劳动者已实现了充分就业,其工资水平又高于农村劳动力收入,从而农村过剩劳动力有流向城市工业部门的自然趋向。只要农业部门中存在伪装失业,只要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收入保持差距,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就会对工业部门形成源源不断的无限供给。

工业生产的扩大不会引起工资上涨,因为雇用来自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而累积起来的利润,可以转化为投资,可以使工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再吸收更多的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另一方面,农业部门由于过剩劳动力的逐渐消失,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者收入将逐渐提高,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农村过剩劳动力被吸收罄尽,工农两部门工资水平相等为止。

其结果将是工业化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得到发展。

拉尼斯(G.Ranis)和费景汉于1961年在刘易斯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他们的模式。

他们指出,刘易斯模式有两个缺点:①没有足够重视农业在工业增长中的重要性;②没有注意到农业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应该是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流动的先决条件。

他们两人对这两个问题作了分析,从而发展了刘易斯模式。拉尼斯-费模式把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类似于刘易斯模式,农业部门存在着隐蔽性失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或接近于零,劳动力供给弹性无限大。第二、第三阶段中,农业部门逐渐出现了生产剩余。

这些生产剩余可以满足非农业部门的消费,从而有助于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移动,因此,农业对促进工业增长所起的作用,不只是消极地输送劳动力,还积极地为工业部门的扩大提供必不可少的农产品。以后,人们把上述两个模式合称为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式。

这个模式受到了不少发展经济学家的赞扬,因为它比较简单明白,能够说明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变化的一些情况,又大致符合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的历史经验,也有不少的发展经济学家认为这个模式建立在3个假设之上:①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工业部门就业机会的增加速度和工业资本积累速度是成比例的;②农村中有过剩劳动力,城市中存在着充分就业;③在农村过剩劳动力耗竭之前,城市中的实际工资一直保持不动。而这些假设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

但是,这个模式突出地论证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问题:①城市工业部门和乡村农业部门结构上和经济上的差异;②把两个部门连接起来的劳动力流动过程的重要作用。从这方面看,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式,在发展经济学中,仍居于重要的位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