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经济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725页(1649字)
研究人口变量群与经济变量群之间多元相互关系的新兴边缘性学科。
人口经济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伴随着西方经济学和人口学的发展,逐步成长起来的。早在1939年,英国经济学家W.B.雷德韦(W.B.Reddway)就出版了名为《一种缩减人口的经济学》一书,率先提出了人口经济学这一命题。随后,一些西方学者开始陆续发表以此为主题的论文或专着,其中有代表性的着作包括:美国学者J.J.斯彭格勒(J.J.Spengler)1972年出版的专着《人口经济学》;J.L.西蒙(J.L.Simon)1977年问世的《人口增长经济学》;保罗·舒尔茨(Paul T.Schults)1981年发表的《人口经济学》;以及日本学者安川正彬的《人口经济学》(1965年)等等。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有关着作的迅速增多,人口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分支学科的地位逐步被确立。
但是在西方学术界,迄今为止这一学科的名称仍未统一:既有人口经济学的称谓,也有经济人口学(Economic-Demography)的叫法。美国学者常将这一学科定名为人口经济学,而在一些大型国际会议上则多把“经济人口学”列为会议的专题。
两种称谓指称的学科体系,既有交叉,也有所不同:人口经济学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而经济人口学则主要是从人口学的角度考察这种相互关系。
西方人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侧面:一是研究人口及其变动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二是研究人口及人口变动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决定因素;同时也考虑人口与经济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中,隶属于“媒介变量”的社会、政治、心理、技术及文化教育等要素的作用。
在分析方法上,主要分为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两个层面:其中宏观分析主要研究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中的总量特征及其变化,包括人口与耕地和粮食、人口与资源和环境、人口与投资和储蓄、人口与技术进步、人口与收入及其分配、人口与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等等涉及人口与发展各个领域及各个环节的人口经济关系问题。
其中将人口因素视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影响因素和内生变量来进行分析,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
微观分析又被称为新家庭经济学或生育率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中的消费者需求理论、劳动-闲暇选择理论、时间配置理论等,通过对孩子的成本-效用、孩子的数量-质量替代、收入与生育选择等的探讨,分析夫妇的生育需求、生育行为及家庭的生育决策。其中哈威·莱宾斯坦(Harvey Leibenstein)、加里·S·贝克尔、(Gary S.Becker)、R.A.伊斯特林(Richard A.Easterlin)等美国学者,及以后两者为核心形成的“芝加哥学派”和“伊斯特林学派”,对生育率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人口经济学也研究人口-经济周期、人口投资、人力资本、适度人口、老龄问题及推行家庭生育计划的成本-效益等专题。
现代西方人口经济(宏观)理论,观点繁多,学派林立。但是按照其基本的立场,大致又可以分为悲观主义的人口经济理论和乐观主义的人口经济理论。
前者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说有:美国的威廉·福格特(Willian,Vogt)及其《生存之路》(1949年)、J.H.赫茨勒(J.H.Hertzler)及其《世界人口危机》(1956年)、保罗.R.埃利奇(Paul R.Ehrlich)和他的《人口爆炸》(1968年)以及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1972年)等等;后者的代表性人物及其学说有:美国学者赫曼·康恩(Herman Kahn)、威廉·布朗(Willian Brown)、洛思·马特尔(Leonth Martel)及其《下一个200年》(1977年)、朱利安·L·西蒙的《人口增长经济学》(1977年)及朱利安·L·西蒙与赫曼·康恩合编的《资源丰富的地球》(1984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