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经济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726页(1224字)

一门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人口老龄化的交叉学科。

从它学名的命题、学科的产生、发展和包容的研究课题来看,称作老龄化经济学更达意和贴切,但老年经济学使用了多年,已约定成俗,可以继续沿用,但不要误解为老年(人)经济学。

老年经济学是随20世纪发达地区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实践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距今也只有半个世纪,是经济学一个很年轻的分支。1956年联合国出版由法国皮撤(B.Pichat)主编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含义》是最早、最系统研究老龄化可能引发的经济问题的专着。被称作社会老年学创始人的蒂比茨(C.Tibbits)1960年就用《老年学手册——社会经济诸方面》作为标题出版了他的研究成果。

1973年联合国出版一本大型专着《人口发展趋势及其后果》,该书除了提出了人口老龄化的经济成因外,还有专门的两三章论及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当时人类能认识到并关注的经济问题主要是人口抚养比的变化及它对就业、就业率、劳动生产率、储蓄、投资等的影响。

70年代以后人口老龄化引发的经济问题愈来愈多,认识愈来愈深入,有关老龄化经济问题的论文、着作大量出现,老龄化经济学内容已十分丰富充实,许多以老龄化经济学命名的专着陆续出版。舒尔茨(James Schulz)的《老龄化经济学》从1976年出第一版后,到90年代初已先后出过四版,每版都补充了新的内容,说明老龄化经济学的广度和深度日新月异,也反映了发达国家对这门学科的实际需要。

1980年克拉克与斯彭格勒(R.L.Clark and J.Spengler)合着的《个人与人口老龄化经济学》把老龄化具有微观也有宏观的经济性质进一步加以明确。

在进入90年代前夕,韦斯(David Wise)又出版了一本《老龄经济学》,老龄化经济学牢固地确立起来。

综观半个世纪以来老龄化经济学的发展,有三个特点:①由原来偏重于研究宏观经济方面问题扩展到微观经济方面,诸如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收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福利以及老年人消费的特点和构成等。②由起初偏重关注人口老龄化对国民生产的发展速度的影响到愈来愈多关注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特别是代际之间的财富流动和分配。

不言而喻,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家庭内代际财富流动、代际间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差距等已成为日益重要的内容。③老龄化经济学由原来主要是经济学与人口学两门学科相互渗透的交叉学科向更多学科渗透,更具有多学科性质。因为经济学研究老龄化不能不涉及到研究长寿、保健、医疗保障、长期护理以及心理健康的经济投入和效益的比较研究,开发老年劳动资源,也不能不研究老龄的生理、心理特点等。

可以预言,随着21世纪全球老龄化的深入发展,老龄化经济学将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分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