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配置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742页(1011字)

探讨时间因素在市场经济中如何发挥最大效用的理论,是在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生产要素配置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G.S.贝克尔(Gary S.Bacher)和舒尔茨(Schultz)在时间配置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中起了重大作用。他们将生产要素最佳配置研究的方法推广到一般性的资源配置分析。

时间配置理论假定人类决策行为过程是追求有限资源的最佳配置,以期获得最大的效用。人们从市场上购买的商品并不一定是最终消费或效用的直接来源,还要考虑在完成最终消费之前所要投入的时间。

这样一来,消费可以由两个方面的投入来衡量,一种是市场货币单位;另一种是个人的单位时间。一个劳动力可以将时间提供于市场取得工资,因此市场工资率就是他的时间的影子价格,于是市场投入和时间投入都能用共同的货币单位来表示。

这不仅确定了市场商品的价格、市场劳动时间的价格,而且也决定了非市场活动时间的影子价格。用最佳时间配置取得最大效用的分析就可以超出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围,将这一方法推广到一般性效用的“产量”的讨论。

这方面最典型的是对家庭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既可以被视为生产者,又可以被视为消费者。作为生产者要追求使成本最低,作为消费者要追求效用最大。家庭各个成员的时间是有限的,于是时间成为家庭“生产”的稀缺资源和限制条件。

家庭各个成员在市场活动时间里,通过劳动获得货币;在非市场活动时间里,通过“家庭生产”时间“生产”最佳消费品。并且,非市场活动还可以再分为“费时间”活动(比如自己准备餐饮)和“省时间”活动(比如购买即食餐饮商品)。

这些划分有助于研究家庭成员的总时间的最佳配置,不仅能够讨论家庭时间在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方面的分配,还可以讨论时间在非市场活动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分配。

由于市场价格和工资水平的变化,不仅影响到市场活动,也造成非市场活动的变化。

比如当工资增加被其他收入的减少所抵消的情况下,总收入虽然没有变化,也会导致用于消费方面时间的减少,因为这时间变得更有价值。人们就会宁愿从市场购买现成的消费品或采用只需耗费少量时间的日用品,而不愿花很多时间来自己“生产”这种消费。

在家庭时间配置的分析框架中,可以通过收入、价格的变化研究时间的配置和时间与商品的替代,借以分析婚姻的问题和家庭关于生育数量、子女质量(教育和健康)以及家庭声望等各方面的“生产”,用经济眼光来看待人类的决策行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