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外围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928页(610字)

美国区域发展和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J.R.Friedman)受罗斯托阶段理论的影响,以中心地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思想为基础,1966年在其专着《区域发展政策》(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中提出了一个具体的中心-外围模式。

他认为,任何区域的空间系统都可以看作是中心和外围两个空间子系统组成。在区域经济的增长过程中,空间子系统的边界将发生变化,并且使空间关系重新进行组合。这种过程将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直到实现全国经济的完全一体化。他根据一个国家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不同,把这一空间一体化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①前工业阶段。

其产业特征是工业产值比重小于10%,空间特征是在均质无序的区域中存有若干缺乏等级结构的独立地方中心。②过渡阶段。

其产业特征是工业产值在10%~25%之间,空间特征是开始拥有单个强有力的中心。③工业阶段。

其产业特征是工业产值在25%~30%之间,空间特征是次级中心开始出现。④后工业阶段。其产业特征是工业产值比重开始下降,空间特征是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城市等级结构形成。大城市间的外国地区被吸纳到大城市经济中,形成了功能上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

这是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时期的空间结构特征。在这一阶段,地域组织的主要目标,如全国经济一体化、布局高效益、增长潜力最大化,以及必要的区际平衡工作最小化等得到实现。

上一篇:同心圆地带理论 下一篇:逆城市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