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305页(650字)

【生卒】:1895—1925

【介绍】:

俄罗斯人。

生于梁赞州康斯坦丁诺沃村(现名叶赛宁村)一农民家庭。教会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刷厂校对员。1916年在俄国军队服役,1917年二月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

对于十月革命,他表示欢迎。

第一本诗集《扫墓日》于1916年出版,其中有优美的风景诗,也有带神秘主义色彩的宗教诗。十月革命后他创作了一系列歌颂革命的诗篇,如《同志》(1917)、《天国鼓手》(1918)、《列宁》(1924)、《大地的船长》(1925)等。他曾受到颓废文人的包围,一度成为意象派诗人。组诗《小酒馆式的莫斯科》(1921-1924)以莫斯科小酒馆为题材,美化流浪者与无赖汉的颓废情绪。

1924至1925年是他创作上新的高潮时期,作有优秀抒情诗《致一位女子的信》、《母亲的来信》(1924)、《波斯抒情》(1924-1925)等。

诗集《俄罗斯与革命》(1925)和《苏维埃俄罗斯》(1925)渗透着歌颂革命与共产主义建设的思想。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描写了农村革命的广阔图景,塑造了建设新生活的战士的鲜明形象。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尤其是以农村和大自然为题材的抒情诗。

叶赛宁的世界观是矛盾的,早期期望于革命的是建立乌托邦式的“农民天堂”。他歌颂革命,却缺乏彻底投身革命的决心;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在个人生活中又常常受感情的盲目驱使而不能自拔。最后在精神忧郁、感情极度矛盾下自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