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725页(974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哲学思潮和文学流派。

在法国,是让-保尔·萨特在他的作品(哲学与文学的)中阐明和发展了存在主义的理论的。一般认为存在主义应该溯源到克尔凯郭尔,但也有人认为在哲学史上一直可以上推到苏格拉底、蒙田和帕斯卡尔的思想观点。萨特阐述了海德格尔、胡塞尔等人的话,提出“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等存在主义的核心观点,他认为:人生的现实是荒诞的,人的存在为先,而人的本质为后,人在存在中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创造,最终获得自身的本质。

他的理论多见于《想象》(1938)、《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辩证理性批判》(1960)等哲学着作中。他的文学创作也力图体现这一存在主义思想:小说《恶心》(1938)、《自由之路》(1945-1949)以及短篇集《墙》(1939)和剧本《苍蝇》(1942)、《密室》(1944)、《死无葬身之地》(1946)便是明证。由于萨特的存在主义强调人的自由选择、强调政治上的介入和文学上的责任感,许多富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纷纷集合到存在主义的大旗下,其中西蒙娜·德·波伏瓦、加缪以及《现代》杂志(1945年由萨特本人创办)的一些撰稿人形成了这一派别的中坚。在文学方面,加缪的小说《局外人》(1942)、《疫》(1947)和剧本《加里古拉》(1945)、《正义者》(1949)等,波伏瓦的小说《他人的血》(1945)、《人总是要死的》(1946)、《名士风流》(1954)等都和萨特的主要文学创作一样被看作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揭示世界的荒诞性,描绘人们面对荒诞起而抗争,通过自由的抉择获得人生意义。

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随笔集《叛逆者》,声称反对任何“血腥”的革命,强调纯粹的叛逆便是一切,决不可以让叛逆转化为新的“暴政”,萨特认为加缪的理论旨在取消革命,两人遂展开激烈的辩论,存在主义的这两员大将从此分道扬镳,而西蒙娜·德·波伏瓦、鲍里斯·维昂、让·热内、罗贝尔·梅尔勒等人都站在萨特所主张的存在主义一边。《现代》杂志内部的另一次大辩论是在萨特与莫里斯·梅尔洛-蓬蒂之间展开的,后者本来十分接近共产主义,但到50年代他很快脱离共产主义,并指责萨特为“布尔什维克分子”。萨特和加缪后来分别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上一篇:达达主义 下一篇:字母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