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方式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117页(935字)
用以说明具体生产形式之特点的一个概念,这里指的生产是人们生活的必需资料(食物、衣服、住宅、生产工具)的生产,物质生产是以历史上特定的社会关系为形式进行的。
生产方式是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要的范畴之一,因为它说明了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即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领域的特点,同时决定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每一个历史上特定社会的结构,这一社会存在和发展过程,无不取决于生产方式。
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方式发展和更替的历史,生产方式发展和更替决定着社会的其他一切结构因素的变化。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不可分割方面的统一。生产的发展是从起决定性作用方面即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的,生产力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就会与它们向来在其中活动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这样就必然会导致生产关系发生合乎规律的改变,因为这种生产关系已不再是生产过程的必要条件。生产关系的更替意味着以新的经济基础取代旧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更替必将或快或慢地导致建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更替,并引起整个社会的变革。
因此,生产方式不是人们可以随意改变的,生产方式的更替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水平这一普遍经济规律起作用的结果。生产方式的更替,使整个社会的发展在性质上成为一个社会经济形态更替的合乎自然的历史过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是社会进步力量所进行的社会革命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所产生的矛盾不会发展到冲突的程度,因为当生产关系不再适合生产已达到的新水平时,生产资料公有制能够使整个社会关注生产关系的变化。共产党和政府根据对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规律的认识,能够及时觉察不断出现的矛盾,并采取各种具体措施去消除这些矛盾。生产方式发展和更替的各个历史阶段,依次反映为下列概念——原始公社生产方式、奴隶占有制生产方式、封建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共产主义生产方式。
为了反映同一种生产方式之不同类型的历史特点,还需对上列指出某种生产方式之特点的每一个概念加以具体说明(例如:古希腊罗马奴隶制和东方奴隶制,资本主义在发展农业上的普鲁士道路和美国道路,不同国家社会主义的特点,个别国家非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