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哲学辞典

陀思妥耶夫斯基,弗多尔·米哈伊洛维奇

书籍:哲学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276页(1732字)

【生卒】:1821-1882

【介绍】:

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和思想冢。

他在他的第一部小说《穷人》(1846年)中就已经表现出自己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其观点的主要特征是“为人而哀痛”(杜勃罗留波夫语)。当时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有所影响的别林斯基给了《穷人》这部小说以高度的评价(“是我们社会小说的第一次尝试”)。1847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加入彼得拉舍夫斯基派小组,属于以Н斯佩什涅夫为首的急进派。1849年被捕,被判处死刑,后又改判为四年苦役。在西伯利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观点发生了变化,世界观的矛盾也加剧了:他否定了同社会不平等作斗争的革命方法,认为俄国和西欧的命运完全不同,认为在人民的意识中专制制度思想是和宗教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然而,他对民族的兄弟情谊以及建立在每一个人之完美和幸福基础上的社会和谐这两方面的人道主义理想仍然忠贞不渝。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述观点成为一种偏见反映在近似斯拉夫主义(同时兼有西欧派特征)的一种理论、即所谓“根基论”中。他回到彼得堡后,偕同М.陀思妥耶夫斯基、Н.斯特拉霍夫、А.格里戈里耶夫一起发展了这一理论。

陀思妥耶夫斯基提出社会所有上层人物同俄国人民这一“根基”实行和平联合来对抗社会主义和革命。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俄国人民深藏有“容忍一切”和“怜爱人人”的基督教理想,因而能吸收欧洲文明的成果而避免西欧社会所特有的各阶层之间的敌对状态。

陀思妥耶夫斯基把普遍实现这种理想看作是俄国人民的历史使命。这种排除社会对抗的观点,其保守主义性质和空想主义性质是显而易见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艺术作品中,批判了资产阶级文明所同有的“利己主义、大儒主义、卑贱奴性、离异现象和出卖灵魂的现象”,悲痛地感受到了一种充斥着整个农民改革后之俄国的“伦理崩溃”的境况(卢那察尔斯基语)。在他的创作中多数是属于关于个人精神道德探索的问题(诸如生活的意义、自由和责任、人和上帝、善和恶、爱好和义务、理智和道德,等等)。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人不是“破布”,不是“小无头针”,不是被人妄施奸计的对象(用社会学的语言来说),而是具有自由意志、能对自己所作所为负责的人。

因此,陀思妥耶夫斯基要求,不管处于何种生活情况下都必须遵循崇高的、严肃的伦理原则:“要成为人们之中的一个人,并且始终如一,无论在任何不幸的情况下都不气馁、不堕落”。他不同意启蒙学者把人视为完全由情势所决定的,总是能按照理智行事的人(如果他知道他的真正的利益的话)这种观点。按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看法,同整个自由的结构联系在一起的个性自由,不仅是善的根源,同时也是恶的根源,“人的隐秘活动”的根源。无边无际的自由或对现存关系所作的个人主义反叛,必将导致专横,导致人们离异,异致个人道德崩溃,甚至导致死亡。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完美,就得保持温顺和忍受痛苦,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帮助人们根除道德危机,才能帮助人们自由选择基督教的合一理想,即神人合一的理想(否则,“一切都是允许的”准则就会大行其道,社会就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陀思妥耶夫斯基原是相信自己的宗教理想能付诸实现的,但现实却使他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因而在他的意识中便产生了好些无法解决的矛盾。他在谈到自己时说:“我是信心丧尽、疑惑重重这种极端状态的产儿”。无论在对宗教问题的观点上,还是在对社会伦理问题、历史问题和美学问题的观点上,都反映出陀思妥耶夫斯基世界观的矛盾,但对他具有决定意义的则是人道主义观点。他借作品主人公的口说,他不愿相信,也不能相信恶是人的正常状态。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其人道主义,以其对“被侮辱和被损害者”的同情心,以其对加诸于人的社会压迫和精神压迫的仇恨,使得进步人类对他倍感亲切。他的创作代表了现实主义历史的一个阶段,给了世界文学和许多哲学家的观点以巨大影响。现代资产阶级思想家的着作(特别是存在主义、人格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对他的观点作了极端歪曲的解释。除了小说(《罪与罚》,1866年;《白痴》,1868年;《群魔》,1871-1872年;《少年》,1875年;《卡拉玛佐夫兄弟》,1879-1880年)外,他的书信和《作家日记》对了解他的观点也有重大意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