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革命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442页(963字)
其主要内容是解决生产力与封建的或半封建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之间的矛盾的一种社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作用在于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障碍。某些资产阶级革命可能实行一些反对资本主义的措施,但这一点并不能改变资产阶级革命的总的性质,因为这些措施并未触及资产阶级社会的最深刻基础——生产资料私有制。
历史上有过多次资产阶级革命,它们发生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期。始于16世纪的消灭封建制度的过程(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尼德兰的资产阶级革命),至今还没有最后完成(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多次资产阶级革命)。
这种情况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会具有多种多样的具体形式,具有各不相同的动力。如果说,在垄断前的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作用只能属于资产阶级的话,那末,在帝国主义时期,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革命进程及其结果的影响便愈益迅速地扩大;在许多情况下,领导权已转到无产阶级手中(例如1905年的俄国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最普通的分类是分为资产阶级上层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种。资产阶级上层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因而不会导致深刻的社会改造。例如,日本的1867—1868年革命、青年土耳其派革命以及当代亚非某些国家所发生的只在于争取建立民族国家的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特殊形式,它的特点是:有无产阶级和农民积极参加;同土地革命、同争取根本改变土地关系的农民运动联系起来;群众提出自己的与资产阶级背道而驰的要求。众所周知,由于历史作用不同和动力不同,资产阶级革命的类型有如下几种:(1)反封建斗争时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资产阶级领导下进行,为资产阶级赢得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例如1789—1794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2)帝国主义初期和资本主义总危机第一阶段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同农民阶级结成联盟的无产阶级充当领导。
这种革命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如俄国的二月革命(1917年);(3)资本主义总危机第二阶段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例如东欧各国的革命);(4)资本主义总危机第三阶段殖民地和附属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所谓民族民主革命。这种革命的顺利发展,其结果是建立起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实现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