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宋庆龄辞典

凯洛格公约

书籍:宋庆龄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宋庆龄辞典》第401页(700字)

1928年由美、英、法、德等15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签订的《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普遍条约》,通称《非战公约》或《白里安一凯洛格公约》,也可简称《凯洛格公约》。

法国外长白里安企图联合美国抗衡德国,利用纪念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0周年之机,建议法、美缔结一项以非战为内容的双边友好条约,并于1927年6月20日向美国国务卿凯洛格正式提出条约草案。1927年底凯洛格提出反建议,要求先由美、法、英、德、意、日6大强国签订非战公约,然后邀请其他国家加入,企图以此实现美国对世界的领导权。1928年8月27日15个国家签订《非战公约》。

公约除序言外,有3条款:各签字国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在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各签字国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解决;在15个创始签字国按照各自的宪法程序批准本公约,并把批准书交存华盛顿以后,本公约才能生效。

1929年7月24日《非战公约》开始生效。至1934年5月,在公约上签字的有64个国家。

公约为各国政府放弃战争而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奠定了法律基础,并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判德、日战犯的主要法律依据。但一些列强在签署公约时提出的保留“自卫权”,有权用“自卫战争”保护自己的“特殊利益”等条件,等于把公约化为乌有。

同时公约的措辞很不明确,也没有规定制裁违约国的措施,还抹煞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本质区别。因此公约只是一纸空文。1937年宋庆龄指出,日本的侵略行动把《凯洛格公约》撕得粉碎了,可是公约的签字国,却萎缩地坐视公约被签字国之一的日本所撕毁。

上一篇:岭南大学 下一篇:凯绥·柯勒惠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