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自然辩证法辞典

染色体

书籍:自然辩证法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05:34:31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自然辩证法辞典》第649页(629字)

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时期,由染色质丝高度螺旋化形成的棒状小体。

是由法国沃尔法耶(Waldeyer,H.W.G.Von)于1888年命名。染色质最初是指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从现代的意义上说,它是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一念珠状的复合体。间期核的染色质为伸展状态,呈细纤丝(光镜下看不到),直径100~150埃左右;有丝分裂期,染色质丝螺旋化形成光镜下可见的染色体。分裂结束后,染色体解螺旋又成为染色质。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周期中不同阶段的运动形态。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小体,直径约100埃。

核小体的核心是由组蛋白的H2a、H2b、H3和H4各两分子构成近球状体,DNA双螺旋在组蛋白核心的表面盘绕1.75周,由140个碱基对组成;核小体与核小体之间由50~60个碱基对连接。H1连接在DNA出、入核小体之部位。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有一定的数目、形状和大小。其典型形态是从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看到,包括染色体臂、着丝点(主缢痕或叫初缢痕)、副缢痕和随体。凡细胞有两组整列的染色体,每对染色体的大小、形态和结构基本相同,称为同源染色体;这种细胞称为双倍体,如人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23对)。细胞只有一组整列的染色体为单倍体,如人的生殖细胞只有23条染色体。

雌雄异体的个体中,染色体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如人体细胞有22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染色体是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信息的载体。

上一篇:突变论 下一篇:自然辩证法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