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伦理大辞典

夫善,性之效也

书籍:中国伦理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8 23:53:27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中国伦理大辞典》第79页(421字)

北宋苏轼关于道德观念同人性关系问题的命题。

见之于《苏氏易解》:“孟子之于性;盖见其继者而已矣。夫善,性之效也。

孟子未及见性,而见其性之效,因以所见者为性。”如同见火有熟物之效,不能以为熟物就是火一样。

苏轼不同意程、朱等道学家性、道、命一和人性本善的观点。他说:“性与道果一乎,果二乎?”“难言也。

可言其似。”他认为性亦难见、难知,“古之君子,患性之难见也,故以可见者言性。以可见者言性,皆性之似也。”他认为仁、智等道德观念,不是人性所“能有”,而是人性所“能之”,是人性的功效和显现。《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也只是“推性至极”的一种譬喻。“推其至者,而假之曰命。命,令也。君之命曰令,天之令曰命。性之至者,非命也;无以名之,而寄之命耳。”苏轼承认道、性、命的存在及其有仁、智等善的功效表现,但又认为其本身“难知”、“难见”,“难名难言”,这同他受佛、道的影响有关,因而受到朱熹等人的责难。

上一篇:公羊学派 下一篇:中国伦理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