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新编财政大辞典

刘晏

书籍:新编财政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3 04:30:16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辽宁人民出版社《新编财政大辞典》第1107页(1236字)

【生卒】:公元718—780年

【介绍】:

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他掌管唐中央政府财政约20年,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理财家,他为政清廉,死后家财只有杂书两车、米麦数石。

他理财的突出特点是使国家财政充裕而不加重人民的负担。史称“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

他说过:“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资治通鉴》卷二二六)“王者爱人……当使之耕耘织纴,常岁平敛之,荒年蠲救之”。(《新唐书·刘晏传》)他从增加国家所控制的户口入手,大力保护、培植赋税的来源。他把财政重点放在盐法改革等非农业租税方面,从提高效益,减少浪费上增加财政收入。他认为官多则民忧,故只在产盐地设官,把原来的官运官销制改为民制,官收、商运、商销,官府就场专卖,寓税于价,取得财政收入。同时禁止地方官吏对过境食盐收税,以利食盐流通。在离盐产地较远,交通不便的地区,他调运部分官盐到那里贮存起来,名叫“常平盐”。

如果商人不去,食盐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就以平价出售官盐,这样,既解决了边远地区人民食盐的困难,又给国家增加了财政收入。“做到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新唐书·食货志》)盐法改革后,盐利收入从六十万贯上升到六百余万贯,“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御、军饷、百官禄俸皆仰给焉”。

(《新唐书·食货志》)他还改革漕运,为疏浚河道,身先士卒。“见一水不通,愿荷锸而先往,见一粒不运,愿负米而先趋”。(《旧唐书·刘晏传》)他改进漕运的方法,由直运改为分段接运,由散装改袋装,建造坚固的装运大船、船工水手由劳役制改雇工制,加快了粮食向京师的运转,降低了运输费用,并运粮食四十万石,最多达一百一十万石。过去斗钱运斗米,还由老百姓出脚钱、出劳役,改革后,每石米只需七十钱,并保证了京师粮食的供应。代宗把刘晏比作肖何。在救灾上,刘晏只适当减税免赋,不赞成发放救济粮,主张扶植灾区人民实行生产自救。他说:“善治病者,不使至危惫,善救灾者,勿使至赈给”。“赈给少则不足以活人,活人多则缺国用,国用缺则复重敛矣”。

而且“赈给近侥幸,吏下为奸、强得之多,弱得之少”。他采取贱价出售灾区所缺粮食而收购那里的土产杂物的办法。“贱以出之,易其杂货,因人之力,转于丰处,或官自用”。(《新唐书·刘晏传》)这样,既解决了灾民困难,又不增加财政开支。

刘晏注意选拔通敏、精悍、廉勤之士为官。“其部吏居数千里之外,奉教令如在目前。……四方动静,莫不先知”。

(《旧唐书·刘晏传》)哪里有灾害,要免租多少,救助多少,不等地方申请,刘晏已奏报朝执行,因此,应民之急,未尝失时。

王夫之对刘晏作过这样的评价:“察诸道之丰凶,丰则贵籴,凶则贱粜,使自有余息以供国,而又蠲免救助济民之馁瘠,其所取盈者,奸商豪民居赢。与墨吏之妄滥而已。

……榷盐之利,得之……漕运之羡,得之徒劳之费。……上不在官,下不在民,晏乃居中而使租庸不加,军食以足”。

(《读通鉴论》下册第829页)刘晏的理财思想和措施,一直受到后世理财家的推崇。

上一篇:傅玄 下一篇:鲍敬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