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葫芦
书籍:中国造型艺术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7 04:12:42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造型艺术辞典》第863页(517字)
◎玩具/现代 山东聊城(图A) 山西(图B) 直径7~9厘米 葫芦刻制
●刻葫芦出现于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原产地甘肃兰州。
民间艺人王鸿平始在葫芦上刻戏剧脸谱,遂传扬开来,成为一时之风,后又传至北京、天津、山西、山东各地。很多人在葫芦上方开一圆盖,在葫芦内饲养蝈蝈,放于室内或枕边听鸣叫,别有一番情趣,故此得名蝈蝈葫芦。
刻葫芦所选用的原料是经过精心栽培的良种葫芦,状如罐或鸡蛋,最小可以仅如算盘珠大小,成熟采下后,刮光磨亮,以刀或针为笔,或雕画或镂空,有的还略染几色。刻出的葫芦图案精美,光润明亮,色泽古朴自然,既可以作为案几装饰品,又可以盛香料、酒或饲养蝈蝈。
清末刻葫芦传至北京后,受到上层社会的喜爱,《清嘉录》对此作有记载。为提高“葫芦”的档次和品味,京式刻葫芦还采用了象牙、玉石为原料。
这两幅图片中的作品都刻画了传统戏出人物,笔意简练,韵味十足,犹如写意画,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