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符合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大利益

书籍: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 更新时间:2018-11-07 02:25:09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84页(1305字)

党的十三大提出,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的愿望。1979年3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49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符合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大利益,这是因为:第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是广大人民利益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和前提。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与广大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

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壮大,又离不开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样:“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6页)第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较快地摆脱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是广大人民利益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6页)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使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使人民的利益逐步得到满足。所以,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迅速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状况,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第三,社会的稳定、政治的稳定是广大人民利益的保障。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搞好社会治安,是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330页)而社会的稳定、政治的稳定有赖于经济的发展。

如果经济上不去,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就会增多,国家的长治久安就成了一句空话。第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说明,忽视了经济建设,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国家和人民就会吃苦头,“过去二十多年,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太沉痛了”。(《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214页)因此,“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列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页)这是我们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主要的任务。“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213页)这是符合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大利益的,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千秋大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