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分化

书籍: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 更新时间:2018-11-07 02:56:51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170页(1080字)

指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的阶级分化,是剥削制度的产物。

两极分化有两种情况:(1)是在私有制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不断从小商品生产者中产生少数脱离劳动的资本家和大量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这样两个极的趋势。两极分化是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

这是因为,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各个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技术水平不同,在竞争过程中,生产条件好的商品生产者有能力采用新技术,降低商品个别劳动时间,获得额外收益,从而越来越富;许多生产条件差,资金不足的商品生产者,由于无力采用新技术,竞争中总是处于不利的地位,常常因为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亏损,因而越来越无力维持原规模的生产,恶性循环,越来越穷,直至破产,从而丧失独立生产经营者的资格。

价值规律的这种作用,使商品生产者向两极分化,而小商品生产者的这种两极分化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却导致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1)少数发财致富的小商品生产者逐渐脱离劳动变成资本家;大批破产的小商品生产者沦为雇佣工人。

(2)是在多种剥削制度下,由于剥削阶级的横征暴敛,对直接生产者实行敲骨吸髓的盘剥和压榨,使贫者愈贫,富者愈富。两极分化是阶级之间的分化,具有阶级剥削的性质和内容。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防止和消灭两极分化提供了制度保证。但是,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阶级和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存在着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关系,存在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在经济体制上正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两极分化的社会经济条件并没有最终消除。因此,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反复强调指出,在提倡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的同时,一定要防止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111页)“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页)在建设四个现代化进程中,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采取正确的政策,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人民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过程中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