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书籍: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 更新时间:2018-11-07 03:15:53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223页(1771字)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内容。

其主要内容和特征是:政治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制度;在经济体制上,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在思想意识形态上,坚持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

一大批以拯救中国为己任的仁人志士也曾多方寻找救国之路,也曾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包括由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及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种种理想和实践都失败了。由于社会主义道路反映了中国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最适合中国的国情,因而得到了最广大中国人民最广泛的拥护、支持和参与,成为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建国以来4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十几年来,中国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一部分居民的生活开始向小康迈进,文教卫生事业蓬勃发展,高新技术成果层出不穷。

40多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

(2)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从新中国建立后一直到1978年,尽管我们搞了20多年的社会主义,但是对于这个基本问题的认识并不是完全清醒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开创全新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形成和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艰难而又成功地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所结出的丰硕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3)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制度,而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僵化的模式。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不断坚持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要走出一条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摆脱贫穷,大力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就必须进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主义实现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

不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就不可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可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就不可能改善和提高,社会主义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道路最终也不可能坚持。(4)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