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万能论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10:47:03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342页(579字)

将教育的作用夸大到可以决定社会,否定遗传素质差异对人的发展影响,坚持通过教育可以改造社会,可以创造天才的教育主张。

德国的康德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完全靠教育。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是教育万能说的着名代表人物。

他在其着作《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中提出了教育万能论的观点。

他否认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断言人的形成只是教育的结果,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仅仅是教育的不同而造成的,认为人是教育与环境的产物,人的性格、气质和精神都是教育的结果。

认为通过教育可以扫除封建迷信和偏见,发展人的理性,形成人健全的道德,可以改变社会现状,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他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坚持教育可以改变社会、创造天才的主张。19世纪英国的欧文也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人们的一切恶习、过失都是不良的生活环境及种种罪恶现象的形成,其根源在于不良生活环境和不合理制度。他认为只有发挥教育强有力的作用,才能使人们去掉蒙昧和偏见,由正确的意见统治教育;才能改造旧的社会环境,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人们在新的良好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性格。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也有一些学者呼吁“教育救国”,主张通过创办学校、普及教育来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教育万能论一方面无视遗传素质发展的规律在人成长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无视社会发展规律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分享到: